- 主题:小奥学的好但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下降明显,进来看看
难度变高成绩下降是正常
难度没变成绩下降还是找找人的问题
好与坏都是相对的,不好评定,早培里研修几何的,一学期下来有人课堂测4题几乎一直全对,有人一学期下来还是0分,参加学习的还是经过考试选拔的。
觉得没必要找小奥或者套路这种原因,做题就离不开套路,考试写作文都可以用套路。
【 在 hopeful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娃里一般意义的好,学的不错,但没有考上早培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201.131.*
小学数学的中低年级,其实用算术来表达更准确,算是计算,术是方法或套路,本质上就是计算套路。
记得本板有位网友说,小奥偏重计算结果,而中学数学或者奥数偏向验证过程,应该是相似的理解。
是套路,就需要牢记,忘了自然就不会啦。
有少部分娃逻辑能力发育的早,具有将小奥套路记牢,后期彻底消化吸收。可能也有不小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娃,套路忘了,就等于白学啦!
【 在 hopeful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进入初中后如果没有谈恋爱、打游戏和沉迷手机,学习成绩下降,做之前的奥数题做不出来了,说明只是学了奥数套路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197.239.*
你可以看下@scubawh家学习小奥的方法,他家的是正确路径
【 在 wfu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数学的中低年级,其实用算术来表达更准确,算是计算,术是方法或套路,本质上就是计算套路。
: 记得本板有位网友说,小奥偏重计算结果,而中学数学或者奥数偏向验证过程,应该是相似的理解。
: 是套路,就需要牢记,忘了自然就不会啦。
: 有少部分娃逻辑能力发育的早,具有将小奥套路记牢,后期彻底消化吸收。可能也有不小的作用。
: 对于大部分娃,套路忘了,就等于白学啦!
: -来自水木说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72.41.*
孩子是不是躺平了?
--
FROM 114.249.195.*
早陪这个范围有点儿窄了,大概十几年前的评价标准是几大杯赛五六年级组要获得至少一枚金牌吧,不知现在这种注水是否厉害了。
【 在 hopeful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娃里一般意义的好,学的不错,但没有考上早培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1.216.223.*
主要是多数家长功利心很强的
就希望看到成绩好,小学阶段还有很多追求满分的,丢一分都当多大事似的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娃学小奥时,我们从不总结规律,从不强调用某公式就能直接得出答案,都是一题一议,强调的是自己的思路而不是技巧,就是首要培养娃建立自己的思维,哪怕是一个很烂的思维架构,只要有就非常好,小学阶段如果娃完全没想法,我会表现生气,只要有想法,再幼稚可笑甚至是错的,我都表现非常高兴,或“嘲笑调侃”或说“很好,就是这样”,我注重的是首先要有自己的思维架构。
: 我娃当时就是迎2的水平,但偶尔又能考出非常好的成绩,我们基本是裸考(考前不补缺漏生疏,从不专项去做历次考试题),他的成绩一般就是他的水平中线。
: 考得很差时,也就是督促娃找找失败的症结在哪儿?偶尔会分析错题找问题,大多数错题我们是从不改的,放过去。
: ...................
--
FROM 120.244.192.220
自古套路得人心,真正想学习的,是不屑于依靠套路高分的
【 在 hopeful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进入初中后如果没有谈恋爱、打游戏和沉迷手机,学习成绩下降,做之前的奥数题做不出来了,说明只是学了奥数套路 ...
--
FROM 221.218.166.*
提到了算术,我查了互联网,有了新的感悟。
之前小学3年级及以前,我们上的是算术课。现在小学生学的内容差不多,但不叫算术课啦。
有篇文章,对我有启发,摘了一点
上小学时,记得有一门《算术》课,大约是关于加减乘除运算的。中学有一门《数学》课,好像是有方程与几何。大学里有一门《高等数学》课,学的大概有微分积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算术》课没了,女儿小学一年级起就学起了《数学》课,大学里的《高等数学》课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大约2016年,央视有个节目《开讲了》,是撒贝宁主持的,经常看。记得有一期邀请的主讲嘉宾是华人数学家邱成桐,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数学界很有名,得过很多奖,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其中有一桥段记忆犹新,撒贝宁给邱成桐出了一道算术题,大意是小明借钱买鞋的弯弯绕题目,邱成桐看着题目一脸懵逼,有两分钟没有反应过来,结果台下有个小姑娘脱口说出了答案。邱大数学家尴尬的说:数学家对加减乘除运算是不在行的。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可乐。
“算术”是经验积累,“数学”是纯逻辑推理。
东西方古代文明都抽象出了“数”的概念,但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却完全不同,根本在于其目的导向是不同的。
算术需要的是验证,就是在实践中去验证。数学需要的是证明,是在假设中,用逻辑推理去证明。
【 在 wfu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学数学的中低年级,其实用算术来表达更准确,算是计算,术是方法或套路,本质上就是计算套路。
: 记得本板有位网友说,小奥偏重计算结果,而中学数学或者奥数偏向验证过程,应该是相似的理解。
: 是套路,就需要牢记...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197.239.*
小学的难题,重结果计算,轻验证过程。和算术的概念有些近。
初中数学及高中数学,是重验证过程的,两者连贯性更强。
【 在 wfunny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到了算术,我查了互联网,有了新的感悟。
: 之前小学3年级及以前,我们上的是算术课。现在小学生学的内容差不多,但不叫算术课啦。
: 有篇文章,对我有启发,摘了一点
: 上小学时,记得有一门《算术》课,大约是关于加减乘除运算的。中学有一门《数学》课,好像是有方程与几何。大学里有一门《高等数学》课,学的大概有微分积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算术》课没了,女儿小学一年级起就学起了《数学》课,大学里的《高等数学》课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 大约2016年,央视有个节目《开讲了》,是撒贝宁主持的,经常看。记得有一期邀请的主讲嘉宾是华人数学家邱成桐,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在数学界很有名,得过很多奖,是个了不起的数学家。其中有一桥段记忆犹新,撒贝宁给邱成桐出了一道算术题,大意是小明借钱买鞋的弯弯绕题目,邱成桐看着题目一脸懵逼,有两分钟没有反应过来,结果台下有个小姑娘脱口说出了答案。邱大数学家尴尬的说:数学家对加减乘除运算是不在行的。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可乐。
: “算术”是经验积累,“数学”是纯逻辑推理。
: 东西方古代文明都抽象出了“数”的概念,但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却完全不同,根本在于其目的导向是不同的。
: 算术需要的是验证,就是在实践中去验证。数学需要的是证明,是在假设中,用逻辑推理去证明。
: -来自水木说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197.239.*
至少22年那届六年级奖牌数膨胀了
【 在 qianyishi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陪这个范围有点儿窄了,大概十几年前的评价标准是几大杯赛五六年级组要获得至少一枚金牌吧,不知现在这种注水是否厉害了。
--
FROM 111.19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