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力挺“直升”模式:用中考为top2提前演练?荒谬
确实也没错,有时候观点是屁股的保护色
【 在 VIV (威武) 的大作中提到: 】
: 愿意来版上发文的,100%都是屁股决定脑袋
: 【 在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不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吗。
: :
--
FROM 223.104.40.*
还是基于你们最终结果不错这个前提下,如果你们最终结果的确就是差,还会不会有这段感想?我们上学时候也有一些人早早就确定了直升,但是也没看到人家最终高考有什么弊端
【 在 beanspower (豆能)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don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同样作为过来人,我也有同感,就是中考确实锻炼人。
: :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中考偶然性太大,容错的空间很小。我们是第一天的数学考砸了,还好第二天没受影响,正常发挥。现在想来还有点后怕。
--
FROM 223.104.40.*
为什么大家都只喜欢谈学习成绩,有利于知道如何复习云云,没看到那么多家长抱怨家庭问题么?
【 在 weiminglake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说嘛,大胆的说出来,没什么可隐蔽的,大部分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我也一样。
:
: 如果我现在是十一二四的家长,我百分之百站在你的观点上,因为我是受益者。
:
--
FROM 223.104.40.*
我当年上学时候就有些同学早早的确定了保送,根本不用中考,也没参加总复习,到了高考也没听说谁掉了链子,所以楼上各位说的为高考积攒经验我觉得没有依据。现在高中考试非常多,甚至xsc至少很多人就每周几次集训队考试了,根本不怕考试的
【 在 netflying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版上一位貌似可近距离接触清华招生的人士提出了一个观点:只有经历中考的风雨,才能见到高考的彩虹。既然要最终面临高考的竞争,那么就应该提前接受中考的洗礼,小升初就确定直升的话不利于考入top2。这种观点让我感到震惊。xsc就确定直升的模式,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吗?
:
: 家、校、考试的压力:
: 许多家庭在孩子进入中学后,会因为各种原因面临挑战:青春期的自我觉醒、家长的中年危机、对手机的沉迷、感情问题、自信缺失、社交困难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家庭关系从小学时的和谐,突然变得紧张。家长可能会困惑,曾经听话的孩子为何变得难以沟通?
--
FROM 223.104.40.*
究竟锻炼了什么?是要自我感动的过程吗? 获得直升资格的孩子,考试早已经家常便饭,对于现在这种中考区分度,我实在不能理解天天刷这种没区分度的题能得到什么。
【 在 ptco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考,特别是需要拼成绩上高中的中考,确实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如果参加过,会是整个人生中难忘的一次经历。
:
: 至于对后面的高考成绩有没有影响,这就不好说了。
: --
--
FROM 223.104.40.*
想走就走的,也不能算普了
【 在 chinacjl (chinacjl)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对于普娃,有条件还是移民最好
: --
:
:
--
FROM 223.104.40.*
考试跟考试肯定不一样啊,但为啥就必须经过这个考试呢?原因还是没说透
【 在 ptco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试和考试不一样。
:
: 校内的考试,包括社会上的考试,甚至竞赛考试,和中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区别还是很大的。
:
--
FROM 223.104.40.*
言简意赅
【 在 sellpeace81 (sellpeace8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水的北京中考没用,要有区分度的
: 太便宜的直升不好,有些门槛的直升更合理
:
: top2的选手和中不中考没多大关系
--
FROM 223.104.40.*
同样的逻辑,高考差就是差了呗,能去哪就去哪,再不济还有考研接回来。北京中考对于高考的锻炼意志存疑的
【 在 beanspower (豆能)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netf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还是基于你们最终结果不错这个前提下,如果你们最终结果的确就是差,还会不会有这段感想?我们上学时候也有一些人早早就确定了直升,但是也没看到人家最终高考有什么弊端
:
--
FROM 223.104.40.*
这话中肯
【 在 weiminglake (weimingla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大清的选拔方式特别有利于提高学校的中高考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毕竟通过层层选拔那是绝对的好苗子。
: 但从家长和孩子的角度来说,那就是棋子比较被动。
:
: 【 在 donjon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