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看孩子成绩我首先看英语
当然认真的。
语文非常反映学习态度,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语文不会差。学习态度好不好?
不能看阅读理解,也不能看写作,有些人天然要弱一点,看基础部分,基础部分错得多,就是态度问题。
语文考70分的,都不要谈天赋的问题,首先态度就不行。
【 在 db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这这……
: 你是认真的吗?语文这么逆天狗屎的科目
--
FROM 221.223.193.*
为何如此优秀!
【 在 leon0814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语确实好提分,我家这学期突击了一下提高了20分
: :英语接近满分,证明孩子学习态度好,最终成绩考成啥样都可以接受。英语差可见娃还不够自驱,如果能改正学习态度提分空间还很大。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11.192.97.*
证明孩子努力了,值得表扬!数学一旦开窍,提分空间很大。
【 在 dreamr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语好,数学差,是不是说明孩子没有潜力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
FROM 111.192.97.*
英语的成绩和投入的努力大致是线性加速度关系,一分投入一分收获,语文那么恶心的玩意,说实话,孩子不愿意学,只能说他生理性抗呕吐阈值不够高,我不会批评他态度问题
【 在 scubawh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认真的。
: 语文非常反映学习态度,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语文不会差。学习态度好不好?
: 不能看阅读理解,也不能看写作,有些人天然要弱一点,看基础部分,基础部分错得多,就是态度问题。
: 语文考70分的,都不要谈天赋的问题,首先态度就不行。
--
FROM 114.249.224.*
语文数学吃天赋的,不是有句话说嘛,学霸看数学,学神看语文
【 在 db1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语的成绩和投入的努力大致是线性加速度关系,一分投入一分收获,语文那么恶心的玩意,说实话,孩子不愿意学,只能说他生理性抗呕吐阈值不够高,我不会批评他态度问题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AG-AN00」
--
FROM 114.246.239.*
能说说语文让你们呕吐的具体原因吗?
我自小也不愿学语文,但老师盯着我学,所以考试也能中偏上。
成年后,我发现语文的内涵逻辑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古文经典,中年后逐渐发现自己除了认几个字,实则是文盲,是扫盲教育下的成果。绝大多数人即使学历不低了,其实对语文的理解都是在扫盲层次的。
我们首先要反思的是我们真的了解语文吗?而不是指责,你会发现我们的指责源于外界输入的观点,国人能立足于自我思考的人很少,都是拿着外来的“裹脚布”冒充“头巾”,外界平淡无奇的几句话包装一下,就能让我们彻底否定自己最底层的特征属性,甚至于呕吐,不共戴天了。
【 在 db1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语的成绩和投入的努力大致是线性加速度关系,一分投入一分收获,语文那么恶心的玩意,说实话,孩子不愿意学,只能说他生理性抗呕吐阈值不够高,我不会批评他态度问题
--
FROM 221.223.193.*
何为开窍?数学是纯靠天赋吗?或者说有天赋数学轻易学好吗?
我不信,那些宣扬此类观点的,我非常不赞同,他们非常不客观。
我娃竞赛队上网课了,讲了二项式定理,我娃小学5年级学因式分解,我观察多项式和的高次展开式后说“和排列组合选数搭配一样啊!”娃就思考总结出了二项式定理,我们当时都不知道那是个定理,昨天娃上课后我们才直到的。如果娃不学,跟着校内,可能到高中都不知道。何为开窍?不学肯定开不了窍!开窍也不是一路通达,只是一个知识点,一通百通仅限于某个知识点或拓展到关联知识点。
我观察,小娃和曾经考上早培的小奥同学应该是一个等级的资质,但我知道,那个同学只要不停下来等我们,我们永远追不上,除非付出更大的努力。开窍说就是唬人的,这么说的动机根源还是来源于内心的不满足,具体可以表现为依附各种理由呈现。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证明孩子努力了,值得表扬!数学一旦开窍,提分空间很大。
--
FROM 221.223.193.*
我娃一个学期英语提了将近30分,优秀吗?有点儿,但完全不值得过重夸赞,真不值得。
我娃数学从初一至今,占据校排头部,我也觉得有点儿优秀,但也不值得夸赞,因为我觉得后面任重道远,我不相信开窍治百病,开窍本身就是专研的结果,没有专研,根本就理不清逻辑,逻辑混乱,凭空怎么开窍?
【 在 corn2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何如此优秀!
--
FROM 221.223.193.*
人到中年还是个文盲
这就是语文教育恶心的原因之一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说说语文让你们呕吐的具体原因吗?
: 我自小也不愿学语文,但老师盯着我学,所以考试也能中偏上。
: 成年后,我发现语文的内涵逻辑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古文经典,中年后逐渐发现自己除了认几个字,实则是文盲,是扫盲教育下的成果。绝大多数人即使学历不低了,其实对语文的理解都是在扫盲层次的。
: ...................
--
FROM 113.77.17.*
语文是一个大系,综合性的,我们的语文教育只是扫盲教育。
语文要学好,对智商的要求其实很高,听外交部发言人说话,逻辑性明显比美西方精准、简练。
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学好的,琼瑶之类不算学好的,她是通俗应用,低级技工。
【 在 mytt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到中年还是个文盲
: 这就是语文教育恶心的原因之一
--
FROM 221.22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