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IMO国家队
也是,他们没挤这条路也会有其他的办法塞满。我感觉他们这么搞竞赛,有某些机构的洗脑因素。
【 在 blueshe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是家长有病,就算不学竞赛,也会报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提前学,务必把孩子每一分钟都占满 ...
--
FROM 14.154.8.*
为啥学生和学校要拼命追求省二?现在的升学制度没有实际利益。多年前可能还能降个10分。
【 在 littlenew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刚才说的学校不是什么顶尖中学,民办或者一些公办二线学校,学校里面有培优,也会提前让小学生去初中上课。时间精力是真花了不少,最后拿省二的都极少极少。(讨论前提是外地某些城市,不是北京)
--
FROM 49.7.238.*
孩子就不能真爱数学了?你们咋一点也看不到数学的美呢。竞赛氛围浓的地方并不意味着苦。学数学很有意思的
【 在 littlenew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长是真爱,孩子不是,小学低年级就四五个奥数班推着,初中逐渐吃力,终究推不动了就放弃,反正也不影响高考。但是这种的一般初中不会放弃其他科目的学习,就是玩命怼数学。北京参赛名额多,外地名额少的还真不一定...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3.104.41.*
本质是出路太少,家长焦虑,退一步说总比躺平要强
【 在 littlenew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是,他们没挤这条路也会有其他的办法塞满。我感觉他们这么搞竞赛,有某些机构的洗脑因素。
--
FROM 111.198.53.*
从拿奖的角度ROI很低,大部分初三就到头了,拿个省二、省三。到高中基本都转强基了。
【 在 SpringZ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就不能真爱数学了?你们咋一点也看不到数学的美呢。竞赛氛围浓的地方并不意味着苦。学数学很有意思的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1.198.53.*
真爱和竞技是两件事,从中获取的快乐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能转换过来,尤其那些竞技稍差的,家长看不清过度给增加负担,孩子就可能暂时不爱了。
【 在 SpringZ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就不能真爱数学了?你们咋一点也看不到数学的美呢。竞赛氛围浓的地方并不意味着苦。学数学很有意思的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4.254.1.*
言哥果然进了
--
FROM 116.247.110.*
学校的目的就是留人,xsc的时候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有竞赛天赋,都想去有竞赛资源的学校,去不了最好的去个其次的也行。如果没有,他们就不来了,所以很多学校都搞竞赛。然后这些人高中留在本校的概率也很高。初中没来,高中想抢人就难了。反正竞赛学着学着就踏实了,上了高中很多都转高考。而且有时候运气好也能冒出个进省队的来。家长么,估计都觉得孩子天赋很高吧,也没觉得省二有什么难度,聊天类似“进国集就不想了,靠强基进清北也不错”这种,好像强基进清北就多容易一样。估计觉得进不了国集至少能拿个金牌银牌,要不然也不会三年级就一周四五节奥数课外班吧(交学费上,不像以前集训队免费)。
【 在 hfy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学生和学校要拼命追求省二?现在的升学制度没有实际利益。多年前可能还能降个10分。
【 在 littlenewon...
--
FROM 14.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