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太理解每年rcf去人本的人数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有20+之多。
: 这个数字确实有点神奇。是人本和rcf有什么协定吗?
: 人朝比rcf更大的基础盘子更多的人,前些年小升初也在朝阳掐尖,人朝初中高中之前也没有直升或者1+3一类的提前保实验班的政策,去人本都远没有这么多。除了个别的人本以外,其他人朝更多的孩子通过统筹/科特等其他渠道去了十一4中实验大附二附等(qhf我记得是没有统筹1的名额)。
: ...................
身边有个小学五年级选拔去了人朝分的,今年通过科特去了人大附中.他说今年的海淀特长生通过资格认证的人朝分有26个(名单网上可查),但人朝分最后通过科特录取到人大附的今年是6个
--
FROM 183.241.148.*
【 在 ccc8114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身边有个小学五年级选拔去了人朝分的,今年通过科特去了人大附中.他说今年的海淀特长生通过资格认证的人朝分有26个(名单网上可查),但人朝分最后通过科特录取到人大附的今年是6个
就是网上公示的26个人朝分海淀特长生名单,只是通过资格认定,最后实际只录录取不到三分之一
--
FROM 183.241.148.*
这种说法还能让人理解,一共城区才招19个,仅一个初中学校录26个,就乱套了,每个高中都这么不守规矩,那成啥了。
【 在 ccc8114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就是网上公示的26个人朝分海淀特长生名单,只是通过资格认定,最后实际只录录取不到三分之一
--
FROM 114.246.239.*
【 在 ccc811401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就是网上公示的26个人朝分海淀特长生名单,只是通过资格认定,最后实际只录录取不到三分之一
最终6,7个还算能理解。要是按照家长的说法有30个,那确实是够多的。
--
FROM 123.123.253.*
有道理,记得当年RCF不让点招那次闹得还挺大。
我看公开的26个人里,似乎4班的人数最多,4班里还有几个本身就是回海淀跨区考的。
只有3个去北中的吗?那可能是北中又失手了。
北中就是资源太多了,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太粗糙。
【 在 April 的大作中提到: 】
: 去年特殊,dz被打压了,dz的尖子大部分都派去rcf东坝,所以去年东坝中考非常好,rcf太阳宫并不象今年拔尖。今年去老大人本的都分散在rcf四个实验班里,两个是小学直升的,另两个是小升初招进来后分班考,初二的时候有三个去了北中1+3,到初三后其实旗鼓相当,科特里前两个班去老的人数13个,后面也13,算上跨区回户籍统招的后面两个班人数多些。
--
FROM 219.142.144.*
我们这届我就认识不止一个孩子学籍在朝阳,人在人本游学的。别杠,大家就都说自己知道的事实就行了,学籍是否转到人本有人愿意说,有人不愿意罢了。
【 在 Apri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后26个就是全去了,还有通过中考高分被捞走的几个。 不要纠结科特的名额,科特只是掐尖的一个手段,四中和十一的科特是1:1,基本是死签,而老大在科特名额有限下把这些分成其他的渠道弄过去,大体就是统筹一(5个名额)+科特+回海淀户籍考统招路线+特殊渠道,最后这些人签志愿也是分批的,都人本学籍不是游学。
--
FROM 1.202.18.*
海淀的科特是1:2报备,招19个,可以公示38个,人朝分在公示的38个里占了26个,足以说明这届学生实力之强。至于最终只有6个通过科特名义走,说明什么?说明那20个实力弱吗?非也,正相反,说明那20个无需走科特就能上岸,实力一点也不差。
在1:2的政策下,科特的主要作用变成了捞人。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有20+之多。
:
: 这个数字确实有点神奇。是人本和rcf有什么协定吗?
:
: 人朝比rcf更大的基础盘子更多的人,前些年小升初也在朝阳掐尖,人朝初中高中之前也没有直升或者1+3一类的提前保实验班的政策,去人本都远没有这么多。除了个别的人本以外,其他人朝更多的孩子通过统筹/科
: ..................
--
FROM 223.104.40.*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海淀的科特是1:2报备,招19个,可以公示38个,人朝分在公示的38个里占了26个,足以说明这届学生实力之强。至于最终只有6个通过科特名义走,说明什么?说明那20个实力弱吗?非也,正相反,说明那20个无需走科特就能上岸,实力一点也不差。
: 在1:2的政策下,科特的主要作用变成了捞人。
我们班当年走科特去4中的,最后高考才640.
我猜测,仅仅是个人观点,如果引起你们的不适请谅解哈。这2,30个,将来高考大多能达到650/660分的水平就算不错了。我这么推测的原因是,在公办占主流的情况下点招的民办不可能有这么多690以上的高分考生。也许现在这些孩子(家长)的心气是将来690分?
就像有人在帖子里说的,以前人本从人分一年还录70个以上呢,能说明这70个都是顶级高手?
如果因为见识浅薄导致我的推测错误,我也承认:)
--
修改:beanspower FROM 123.123.253.*
FROM 123.123.253.*
只能说明,别的学校有需要走科特的,而且科特不能招多了,城区19个。
强不强无从说起,老大一届学生上千人,一年弄好几百人是自己选的,只是其中里的26个。
26个比rcf每年多,集团内选拔成绩比往年好些,就这回事。
【 在 ptco 的大作中提到: 】
: 海淀的科特是1:2报备,招19个,可以公示38个,人朝分在公示的38个里占了26个,足以说明这届学生实力之强。至于最终只有6个通过科特名义走,说明什么?说明那20个实力弱吗?非也,正相反,说明那20个无需走科特就能上岸,实力一点也不差。
: 在1:2的政策下,科特的主要作用变成了捞人。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4.246.237.*
FROM 114.246.237.*
我们是四中的,先报四中科特没考上,跨区中考,然后走道元班录取。我们班里的科特和道元各有十几个,从高考成绩来看,科特道元都有很强的实力,清北率很高。
我们初中同校大我们一届的朋友,是四中的科特,高考去的清华。
总体来看,科特的实力都是很强的,也不排除有少数后来下滑了。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们班当年走科特去4中的,最后高考才640.
: 我猜测,仅仅是个人观点,如果引起你们的不适请谅解哈。这2,30个,将来高考大多能达到650/660分的水平就算不错了。我这么推测的原因是,在公办占主流的情况下点招的民办不可能有这么多690以上的高分考生。也许现在这些孩子(家长)的心气是将来690分?
: ...................
--
FROM 123.12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