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娃中考不错,但是我感觉他学业上没啥希望了
你看,我就不吐槽,毕竟实力能力都无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吐槽自家娃的至少一半是在显摆,要么是娃能力,要么是家长实力
:
--
FROM 103.46.169.*
打不过就参与,本质上是寻求一个平衡,再加上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而已。你顺着他来,再尝试给他解释好这个平衡。如果他只喜欢抽卡,那你就给他代肝呗。
--
FROM 114.113.90.*
对,要有兴趣替代,培养兴趣阶段要营造氛围,没有氛围家人要参与建立兴趣。
只讲学习不行,不学习干无聊也不行,就是要有事做。
【 在 zim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想法是 要有转移兴趣的代替品,例如运动/出行,然后家长需要投入一起加入
: (而不是作为旁观者)
:
: ...................
--
FROM 114.254.174.*
你同事说慌了,看不见学习,只盯着躺了。
这种不客观的同事只会破坏社会信息的公平、公正及有效性。
【 在 catt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同事就这样,跟我吐槽她儿子躺平不学了,结果人家娃人大附高中,早培直升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FROM 114.254.174.*
游戏占比稍大的,还不到成瘾阶段的人群,我至今没看到1例拿出好成绩的。
元培的、重点校普班某些头部生,出路很好,也有打游戏的,但人家真是休闲调剂生活,人家是实打实的学习了。
一分力一分收获,卷的时代,必要的学习时间不能少,即使投入的所有时间都是有效学习,也占据学生生涯的主体部分了,沉迷游戏的不可能获得超额成绩效果,不科学!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游戏还能不错,说明潜力巨大啊
:
--
FROM 114.254.174.*
以及两者皆很强!
【 在 Thulium 的大作中提到: 】
: 吐槽自家娃的至少一半是在显摆,要么是娃能力,要么是家长实力 ...
--
FROM 93.23.17.*
是的
以前也发现类似情况
一群游戏打得好的人基本都挺聪明
当时学校下象棋强的 和 玩 即时战略游戏(sc/aoe)强的人高度重合
但是学习成绩不咋样
不过后来毕业后出去混发现普遍也不差
【 在 scubawh 的大作中提到: 】
: 游戏占比稍大的,还不到成瘾阶段的人群,我至今没看到1例拿出好成绩的。
: 元培的、重点校普班某些头部生,出路很好,也有打游戏的,但人家真是休闲调剂生活,人家是实打实的学习了。
: 一分力一分收获,卷的时代,必要的学习时间不能少,即使投入的所有时间都是有效学习,也占据学生生涯的主体部分了,沉迷游戏的不可能获得超额成绩效果,不科学!
: ...................
--
FROM 14.19.78.*
一天到晚玩游戏,人很懒,学习没主动性,中考还不错。气得我想朝你扔只鞋!
【 在 hitman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喜欢游戏了
: 在家就是一天到晚,不给他玩,就跟你拼命
:
: 我怀疑他住校也是经常偷偷在被窝里打
:
: 人也很懒惰
: 学习没有一点主动性,感觉就是给老师和父母在学
: 跟他讲道理、教育他,没有任何作用
: --
:
--
FROM 123.113.241.*
我就是容易上瘾,曾经痴迷小说、游戏,现在一大把年纪痴迷短剧。中学住校啥也不能带对我帮助比较大,大学后就放飞自我了。所以个人感觉对孩子该管还得管,不能放任
【 在 seamai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不是有一类人天生容易上瘾,玩游戏感觉跟赌博类似,有些人赌博上瘾死活都戒不了,有些人就轻易借了。
: 我感觉平时不爱社交的人容易游戏上瘾。看寻求专业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是不是有帮助吧。
:
--
FROM 61.50.143.*
管不了就送去住校,不让带手机的那种,感觉有用。我家现在初中,好多孩子不上晚自习,我就认为必须上,就靠那点时间专注学习了,回家也是手机不撒手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就长期沉迷电子产品,不上学的时候,每天至少10+,确实受父母遗传影响。娃妈酷爱游戏网小至今当着孩子的面玩,三顿饭手机都不离身,娃和我们一样,早上起床就刷手机,晚上睡觉前一刻也在刷手机。我自己确实早上大号经常一坐就是20分钟刷手机短视频,睡觉前也刷短剧、头条、小红书三、四个小时,这个月因为看移动数据流量只剩下1.8G了,卧室没有wifi,所以我就改看电视了。不停更换频道,田联钻石联赛、跳水、滑冰、羽毛球、网球看得鼻青脸肿,北京台的第三调解室分家产节目看得兴致勃勃、各种抗日神剧和言情剧看得飞起有时候想一口气刷完就跑到客厅用wifi一口气刷几十集。我和娃妈在青少年时期,都是沉迷小说、电视、杂志,我中学时代天天晚上看电视到十一二点,家长不管。高三的时候,我还陪父母玩麻将,直到高三下才停止,就这样的沉迷我最后只考上了二本。
: 真的,我每天看到孩子从早在电子产品(手机+电脑)前忙活,真的没有任何资格管他。所以,我不断做心理建设,因为我们父母坑了他,遗传了他这个不求上进的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家长有罪,对不起孩子,一切随缘吧。
--
FROM 61.5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