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人教社课本中的一个典型错误实验
向你敬礼
【 在 Xaoyao (劳动最光荣)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当年二年级也发现过语文教科书的错
: 写信给人教社
: 人家还回了,说确实错了,以后改……
: 后来的教科书确实改了
--
FROM 223.104.100.*
你认为课文插图和实验的真实情况不符,还是相符但是总结原因错了?
这个实验的设计当然要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盆中的水要达到一定深度致使气体不从钟罩底部溢出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你用盆装5厘米深的水做课文中的实验了,仍有气体从钟罩底部溢出,可以和大家明确一下。
至于“作业”部分的实验,似乎是不在乎气体溢出杯底的。从最后一步看,实验只是检验了已使蜡烛熄灭的气体是否还能让火柴棒燃烧。这个实验受气体热胀冷缩的影响太大,远不如课文中的实验理想。
【 在 is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无意中翻到这本小学课本,贴上来供大家娱乐。
: 当年我念小学时,出于好奇自己去做了实验,隐隐约约感觉这结论是错误的,
: 当时年纪小,又没有什么直观经验。
: ...................
--
修改:buyilehu FROM 117.136.38.*
FROM 117.136.38.*
这个不必知道氢气也可以
氢气有点难但是也不是不可以用
能不能用镁条或者锌粒还原掉氧气?
【 在 maruko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不说知道并获得氢气的层次一般是高于知道空气的大致成分,你点氢气不怕爆炸吗。。。。知道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范围的更是不可能...
--
FROM 219.236.122.*
这个实验用的是石灰水,文章里没说这个
然后还有个括号:忽略水蒸气
【 在 mlsn20051119 (反共反中国的去死,骂中华民族就是骂爹娘)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实验确实不严谨
: 最主要的问题是加热空气。
: 其次是燃烧不应该用含碳的,用氢气就好多了,产物在常温下是液体水,不占体积。
--
FROM 111.201.133.*
这个实验不是说明至少有一种气体可以参与蜡烛的燃烧,至少有一种气体不能参与蜡烛的燃烧?所以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有什么问题呢
【 在 is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无意中翻到这本小学课本,贴上来供大家娱乐。
: 当年我念小学时,出于好奇自己去做了实验,隐隐约约感觉这结论是错误的,
: 当时年纪小,又没有什么直观经验。
: 后来初中接触到物理,才想起这个实验是错误的。
: 蜡烛火焰的温度,足以让大量空气逸出,
: 还有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17.136.78.*
和光滑得是一样的吧
【 在 laomm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那两个“很快的”不是吃素的
: 【 在 isk (朱迪)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最近无意中翻到这本小学课本,贴上来供大家娱乐。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3」
--
FROM 219.143.151.*
本中还觉得伽利略那个思想实验有问题,人家明明说的重的下落快,他搞个奇形怪状的东西算怎么回事,已经除了重量,引入太多其它变化。
【 在 Xaoyao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本人当年二年级也发现过语文教科书的错
: 写信给人教社
: 人家还回了,说确实错了,以后改……
: 后来的教科书确实改了
#发自zSMTH@VOG-AL10
--
FROM 49.78.5.*
我小时候做过这个实验,杯子里的水位确实上升了
--
FROM 221.218.139.*
会不会是火焰把空气赶出来造成的负压呢?
【 在 mengmeng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小时候做过这个实验,杯子里的水位确实上升了
--
FROM 120.229.91.*
大量空气逸出是什么意思?从哪逸出?杯子盖着呢
二氧化碳溶于水?你对水里吹二氧化碳试试它能不能溶于水。二氧化碳溶于水是要高压低温的,常温常压几乎忽略不计
【 在 is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无意中翻到这本小学课本,贴上来供大家娱乐。
: 当年我念小学时,出于好奇自己去做了实验,隐隐约约感觉这结论是错误的,
: 当时年纪小,又没有什么直观经验。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Xr」
--
FROM 180.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