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确实挺能干的,就是心太急,小学过于包办没有让娃自己试验找到学习方法,发挥主动性,中学发现带不动了又要大撒把,这样也不行,最好还是陪着学,把目标降低,分解细化一些,制定一些合适的目标,提个2分5分啥的跟娃一起讨论设计下,让娃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不是老看你的冷脸。资质有别,也许你娃就是不如你啊,放低要求放宽心态,主要着急也没用,都是一步步来。
上寄读就寄读吧,或者贯通,别为了成绩牺牲了亲子关系,找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 在 DelPotro 的大作中提到: 】
俺这研究生博士都是水的,自己觉得就是蒙混过关的吧。
我们不是一毕业就来北京的,先是在外地上学工作,混了7、8年觉得不行,才想到要逃逸那地方,但没关系也没钱,就只有先来北京打工,那时外企还行,连打工边考研,上了全职,才解决了来京的户口等。
早些年,还觉得自己厉害,工作好多年后还能考上,专业课能把本科的重新回炉考试,学了十多年的哑巴英语还能搞定口语和之后的与老外交流,还能搞定政治考试,觉得自己还行,等活到现在才觉得自己是个P,甚至P都不是,不是自己行,是当时竞争的人不行。不然换到现在,我是混的猪狗不如的。
所以后来基本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能不出差的差不读,能不参加的会不开,能早走的绝不加班,平常几乎从不狐朋狗友的吃喝玩乐,业余时间全放在家里在和孩子身上,连打球也只是陪孩子打。
你说我都只会絮叨,事情关键都捋不清,这个我真想请教,如何才能做到不絮叨,事情关键能捋清,如何能让孩子听并一起学习提高?
我们是苦寒出身不假,但说孩子生在北京父母保障衣食无忧,这个不太真,小时孩子觉得能像我们这样就好了,我给说,我们这只算勉强度日,还得节俭,没有关系没有背景,甚至连老家来的亲戚想找个活儿干,我们都帮不上忙,上班还得看领导眼色,受到不公正对待也只能上网吐槽,对领导P都不敢放,我们混的如此不堪,你觉得像我们这样就行实际是真的不行。
孩子手机上瘾游戏上瘾应该就是疫情上网课那年开始,小五时他都不近视,因为从小带他打球的缘故,我几乎隔天就带他打球,周末两天都打,结果现在呢,周围一起打球的孩子中就他近视了,而且学习还不怎么样。
从小管的比较严,幼时看动画都是严格控制最多20分钟,中间还休息5分钟。
别的孩子玩僵尸和看喜洋洋光头强时,我家的是很少看。
小学到初一末都是我带着孩子学习,每次考试都要和孩子一起改和查相关的知识点。
但从初二开始,发现孩子不太喜欢我的管教,我也就试着不管他,让他自己来,结果就是这样了,但就算是这样,目前也看不也他有啥改变的苗头。
--
FROM 106.1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