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版最近话题有感。咱们大人吧,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不用考试了,就真以为当年自己天才下凡自主学习无人督促一看就会了。然后再拿这一套PUA孩子:就这点作业你怎么不写呢,这么简单怎么不会呢,放学写作业还用家长说吗?
讲真:自主学习是个非常高端的能力。明白自己要学什么、明白要学的东西该怎么学、还能驱动自己把活干了,这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掌握不了这个能力。不要讲你当年学习还不错。自己摸索出来的不错,跟老师把路铺好了的不错,那是完全两码事。所以,不要指望孩子自动自觉把学习学了。我个人感觉这个能力在初中之前都很难具备,初中之后有没有还要看运气。大多数时候,孩子学习是要靠大人领路的。老师领不了那就靠家长,家长也靠不上,那就只好拼天赋了。请问几个人拼得起天赋?
领路也要看怎么领。守着孩子写作业那叫监工,不叫领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初中孩子的作业是十道个位数加减法,那写完作业不会是多难的事情。写得难,根子上是没学好,要么不会要么不熟。不会,就得有人教会;不熟,就得鼓励孩子练熟。会了熟了,就不会畏难,就可以接着学下去。学不了是结果,不是原因,原因是孩子需要帮助,但没人帮他,孩子自己孤军奋战,战着战着战不下去了,于是只好摆烂。
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在时刻发展变化的。我家因为一贯超前学习,导致我对孩子的状态变化有了奇怪的经验。开开心心学完,肯定是很熟了;走神耍赖了,大概率是遇到难处了。很多家长以为是态度问题的事情,其实是孩子真不会。不会为啥不问呢?回到前一个事实:搞明白自己什么不会、要学什么、怎么学,这是非常高端的能力。
现实情况是,孩子意识到这个东西“难”, 但是很可能不知道为什么难,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不知道自己哪不会,反正本能就是觉得难。这时候就需要有人点一下,把难在哪、怎么学讲明白,这个坎过了,态度就又对了。在学校跟进度,尤其是小学的时候,有机会把很多东西翻来覆去练,练上一百遍差不多也会了。但是如果进度加快,或者很多科目同时涌进来,孩子就很容易撞上“边界”,他既不知道怎么办,也没机会翻来覆去,再没人帮忙,就很容易摆烂。
这种时候主要是靠家长,毕竟老师再负责,也管不来好几十个学生每人到底遇到了什么独特的困难。而且这个礼拜学得很顺畅,下个礼拜开始摆烂,很有可能是下个礼拜遇到了什么难处。家长不能因为上礼拜学得顺,就不接受下个礼拜学得难。学习状态是随时动态变化的,家长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孩子什么时候碰壁都很正常,什么时候开摆都很正常——要有做消防队员的心态。
那么,到底帮到什么时候不用帮呢?到了孩子能够自主学习的时候。这个能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当你帮助孩子分析和讲解问题的时候,孩子就在学习和模仿如何分析和讲解问题。没人管,他就没有了学习和模仿的机会。家长多带孩子学,孩子反而更有可能学会自主学习。看起来很奇怪,但事实就是这样。
总之,不要总觉得孩子学习态度有问题。很多时候,态度是个结果,能力够不上,才导致态度烂。家长很有趣的心态是,指责孩子态度不好,自己就正义起来了;承认孩子没学明白,就仿佛丢了脸。何必呢?指责态度一千遍,不会对事情有任何的助益。有这功夫,赶紧上手帮忙,还有机会做一些改变。
※ 修改:·tokilltime 于 Feb 12 04:07:36 2025 修改本文·[FROM: 142.179.74.*]
※ 来源:·
https://exp.mysmth.net·[FROM: 142.179.74.*]
修改:tokilltime FROM 142.179.74.*
FROM 142.1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