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是江西,弱省。北京的生存压力还是大一些,可能使来京的意愿下降。
我大娃回老家借读过一段时间,感觉老家普通家庭还是偏穷的。
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月收入也就1万左右,到手可能还少,一般也都背着房贷,买车也是主流操作,大多都不宽裕。虽然我手头也非常窘迫,但孩子的日常花销还是不在意的,大娃回老家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很“富有”,老家的孩子普遍还是挺“苦”的。江西发展慢,主政的领导要担首责。
【 在 davisliuyi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北京高校的意愿下降,是大家都明白读了北京高校,绝大部分都无法落户北京,还得回老家工作。另外,房价那么贵,干嘛在北京卷啊。无论南北,强省孩子和家长,基本上不想孩子来北京读书留京了。其实就类似国内强城市家长越来越多不想孩子到美国等欧美国家留学并取得绿卡一样。我老家重庆主城区,亲戚都在当地国企或公务员系统。近20年来,他们的后代没有人愿意来北京工作,唯一一个是本科没考上中国政法的孩子不甘心,考研考上了人大,但因为去了烟草,也放弃了读研机会。
: 这些现象,都说明,从顶层设计的均衡化,正在铺开,这不是坏事,这符合shehuizhuyi方向。公共服务均等化,20多年前就提出了,到今天,确实正在一步步实现。
--
FROM 221.22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