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说得对 那么“小学后”改成“上学后”就更准确了。
至于前面补充跟姥姥姥爷的亲密回忆,这个是不能补的。这个文的独特卖点和新奇之处就是失忆惨。补上了就变成普普通通的水文了。
比较一下
“我记得小时候姥姥姥爷对我很好,我长大后在火车上看到爷孙俩,想起了自己童年的类似场景”
和
“我小时候姥姥姥爷对我很好,我记得那种美好的感觉,但当我在火车上看到爷孙俩相处的场景,我觉得自己应该有同样的记忆,却想不起来”
很明显后边一种更惨一些,触景生情,怅然若失,物是人非,百感交集什么的,感情成分要比“回忆童年的快乐”复杂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读者对这篇文的读后感是伤感而不是快乐。它卖的就是这个。
而相对于这个亮点,原文的两大败笔,一是第二段的儿时回忆让失忆惨穿帮了,所以我想个办法帮它圆上;二是失忆惨需要上火车触景生情,而为什么一定要上火车交代得不好,这个靠火车的时间表也可以圆。搞定这两个问题,再修复零零碎碎小bug后,这个文还是挺好的。
【 在 thirdst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是觉得,不是就初一一年没回老家,应该是小学阶段到初二,都没怎么回去过,即便回去,可能也是飞机。所以确实很多年没坐过火车了。
: 您点评的很好,文章时间顺序确实有点儿混乱。详略有点儿失当。我发表一点拙见,望指正。
: 我觉得,应该在第一段后,比较详细的写出自己记忆中儿时和二老还乡路上的温情画面,所以记忆中一路都是期待和快乐。这里要有一些老人的神态动作语言之类的描写,刻画一下老人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老人对她的爱,才能理解她对老人的思念。
: 后面当作者长大后,又坐上火车回乡,看到同车老人照顾孙辈时的辛苦,就是从另一个视角去对比,更理解了当年姥姥姥爷对作者的照顾,把旅途辛苦抗下来,留给她的都是幸福快乐的回忆。
: 同时为什么小时候坐火车一天一夜不觉得累或时间久,是因为有老人陪伴,给她营造了快乐的旅途生活。同时那时人小,火车上跑跑跳跳,卧铺上躺着睡觉都觉得很舒服。而现在大了,虽然飞机快,但她大了,不能像幼年那样自由活动,一路都困在座椅上,体会到了旅途劳顿,加上旅途中没有老人陪伴,对远方故乡姥姥的思念,归心似箭,才更让她觉得路途漫长。这样能更好的理解为啥现在回乡坐飞机不如小时候坐火车开心。
: 最后一段,见到姥姥后,可以再感叹一下姥姥的日渐苍老,回忆一下已离去的姥爷,虽然现在回乡路上只有自己,但因为有了亲人的期盼和自己的思念,所以旅途虽累,却也甜。
: --
:...
※ 修改:·tokilltime 于 Mar 29 12:50:39 2025 修改本文·[FROM: 142.179.74.*]
※ 来源:·
https://exp.mysmth.net·[FROM: 142.179.74.*]
修改:tokilltime FROM 142.179.74.*
FROM 142.17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