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alex1997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呀,西城有的直升四中,有的直升十三中,能一样吗?
: 但是你要想,你在四中集团可能够不上直升四中,你可能就是十三中的水平,这样,你在十三中集团直升最合适不过了。
: 所以,无论哪种方案,总有人觉得公平,有人觉得不公平。
: ...................
我们的意思是,先找几个高中最好的集团,然后将其他集团或者普校归并到这个集团。比如,把13中集团并入四中集团。那么13中最好的苗子是不是有了机会直升四中,如果稍微差一些的,继续直升13中,可以啊。我不太了解13中在西城的地位。但以海淀为例。
比如中关村集团并入清华附集团,那么中关村集团最优秀的孩子可能与清华附集团最优秀的孩子或许有竞争力呢,那么他就有有机会直升清华附了,如果他成绩没有竞争力,就直升中关村集团高中了。一句话,让苗子有机会读到他们适合的学校和班型,通过多次成绩决定,通过透明公证的选拔标准觉定,只有这种做法,老百姓才能安心。
有人会说,最好集团以下的那些高中咋办,他们也要发展啊。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在小强集团内部发展壮大嘛。比如A、B两所学校都并入了某小强,校长们就努力呗。在小强内部考核中位居前列就可以了啊。于是,海淀的教育格局,应该是围绕6个小强为基础,而不是现在的学区制,因为最后结果都是高中,所以让学区房失去价值,最好的方法,就是均衡学校和均衡机会。如果大家发现,最后靠努力,机会都是公平的,择校冲动才能降低。
--
FROM 183.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