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不是看历史纪录,门槛再高也是一届届的事,总要选人的,如果一个项目,不需要有任何天赋,完全随机,也不可能大家都去追捧着参与,北京的竞赛即使变成全民运动,也一样需要遵循竞赛的规律,选人不会变的,不管是早培还是其他学校去做,甚至交给学而思,这事都能办的妥妥的。
【 在 t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问题啊,假定某个运动的参与者少不是因为它没有吸引力,而是因为它门槛够高,高到全北京只有几十个孩子有资格从事,那就更不存在“会不会选人”这个问题了。
: 事实上有些运动的确是这样的,比如F1。职业F1车手全都来自FIA欧洲锦标赛,从小到大都在这个赛事里训练和成长,但不会有人说FIA欧洲锦标赛的成材率高是因为它“会选人”。
: 你一直想说的无非就是人大附这些孩子天赋异禀,即使全北京孩子都来搞竞赛,最后还是搞不过他们。我压根就没想讨论这一点,我想说的只是如果真的全北京的孩子都来搞竞赛,奥赛成了大众运动,那市场分布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众和小众的运行逻辑完全不一样的。即使最后得奖的还是这些孩子,他们也不会都在人大附。早培会不会选人根本不是个原因,它只是个结果。
--
修改:Juicy812011 FROM 111.201.129.*
FROM 111.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