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部分人最终都不会从事和数学紧密相关(甚至一定程度上相关)的工作,这就给如何使孩子感到ta学习数学是有意义的成为一件颇有挑战的工作。因为我们都知道,任何人,在不得不做一件自己体会不到意义和价值的事情的时候,都是缺乏长远的动力的。
你说兴趣难道不是最好的老师吗?
还真不是,能拥有那种长远的,稳定燃烧的兴趣的孩子,都算是天赋型选手(如果你得到了那你得好好珍惜)。多数时候,短暂的兴趣在“不得不”“打不赢”“有什么意义”“好难搞”这些大石头面前都显得完全不堪一击,任何一盆冷水浇下来都可能让它直接灭掉。
所以孩子学数学,思想工作是没法回避的一个点,就算你教的妙,孩子也听的兴趣盎然,但你会发现,如果缺乏底层的那种更深的价值和意义感的支撑,娃还是说撂挑子就撂挑子(哎,话说回来,就算你能把价值感和意义感传达清楚了,娃也认同了,那也别期望太高,那也只是让你推娃的节奏更容易被配合——不过那样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果了不是么[doge])
我跟娃这么讲的(亲测有点效果,如果你也认同这个价值和意义,不妨试试,不过前提是你内心有认同感,这忽悠不来):
我跟娃就说我之所以教你数学,不是因为我希望培养你以后从事数学相关的职业(她也觉得按她的性格,以后从事这个方向的概率不大),虽然我也并不排除你到时候选这种可能,但我认为学习数学的主要的意义在于
1)当你克服数学的思维挑战的时候,你会体会到强烈的智力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她越来越体会到了)
2)从在校生涯来说,数学学科的优势,要比其他学科的优势更难被追赶
3)数学的抽象,严谨,逻辑,和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跨学科的,无论你干什么,都能给你巨大的帮助(这点我在各种题目的过程当中会不断的扩展开去说,这道题的思维方式你看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倒推法,等等,然后这种思维方法在某某其他非数学问题上其实也非常重要等等)
4)如果你数学都能学下来了,那说明学什么也难不倒你了。你爹我当年就算是个数学系垫底的学生(幸存者),那也毕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学起其他科目也会觉得“哦,就这?”[doge]
5)数学一般都是被大众认为是聪明人的学科,如果你学的不错,那你就是那个聪明的娃咯
微博是:pongba
--
FROM 211.9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