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坚持论文标准是普通年轻人出头的唯一机会
个人代表不了科学界,科学界应该面向国家乃至整个社会
【 在 Biodiesel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鸡毛淡,本青34岁,一作论文至今才4篇(2007到2019年),讲师一个,博士毕业去小型私企上一线工作三年,后入职普通大学当讲师,现在啥纵向基金都申请不了,全因为没啥文章。但这不妨碍本青现在在工业应用界混的风生水起。进入高校后一心瞄准应用研究,踏踏实实,不搞那些虚的东西,三年时间,本青单枪匹马亲自做实验,跑应用,愣是杀出一条血路,迄今为止差不多十个成果工业化,自然收入还是不错的,在一个企业当顾问,每月的顾问费就差不多4万左右(今年一月份刚谈好的)。所以,不要博士一毕业就去拼论文,各有各的路,找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 【 在 crazyyy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完善代表作制度。例如杜绝论文互相挂名,只有独立通讯且挂最后的文章允许作为代表作。
: ....................
#发送自zSMTH@IOS
--
FROM 117.136.38.*
挺好的,另外,个人觉得培养科研可能性也非常重要
【 在 strongcor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同学科分类评价懂不懂?这个文件出台前jyb专门到我们那儿调研过,搞论文的和搞应用的老师吵的一塌糊涂。最后的结论是jyb,kjb在学科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的指挥棒首先要抛弃论文至上,指挥棒不往论文指了,学校自然不会往那方向跑,其次不同学科分类评价。年纪轻轻的小年轻,就因为发了两篇好论文,评个优青青千的帽子,就拿高薪,上高岗,到处牛逼哄哄的做报告,实际对学科毫无贡献,你觉得这样正常吗?看这个文件,很多原话都是老师们提的意见。
: 原以为调研不过是走个形式,没想到这次疫情切切实实打了论文派的脸,原先是高层不满,现在老百姓也不满了。希望切实推进分类评价,工科就要看关键技术和成果转化,理科就要看代表作和学科贡献。投机取巧的速成鸡以后不会那么好过了。
: 【 在 crazyyy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发送自zSMTH@IOS
--
FROM 117.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