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如何看待国有企业、央企和事业单位“学术化”?
我深刻理解楼主陈述的问题:
其实写好的文档不是错,错的是,文档与实践脱节。
就拿我们单位来说,相当一部分人,整天写“报告”(这是他们的称谓,其实应该叫“竞标书”),拉项目,写出的报告,存在2个问题:1. 没有深入的仿真分析和理论分析基础;2.与项目拿下来后的实践严重脱节。
一个预研项目申请书,要求1个月内写出500页。你们相信能写好?
【 在 lagigni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接触不少国有企业、央企和事业单位,尤其北京的,最近招了不少985/211硕博,逐步进入中层领导,对企事业的改变挺大的,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方面,主要“学术化”倾向如下,大家补充评说吧:
: 1、具有一定学科理论基础,把以前学校里写论文的习惯带到了平时工作,工作文件文档规范化,算是进步;
: 2、两三个人干的活,一半人写文档,照准论文的标准,语法、语义、结构,反复评审,基本大部分精力耗在写作上,个人不欣赏这点;
: ...................
--
FROM 117.152.217.*
预研报告申请书,需要先在下面把工作做充分了,再写出500页?
要是那样,直接叫作施工方案报告书得了!
【 在 ajiax 的大作中提到: 】
: 竞标的方案报告,缺乏仿真和理论分析支撑,说明材料质量不够好,方案设计不够充分。现在我们行业的竞标评分规则上,就有必须有仿真或样机试验数据作为支撑,否则扣分。
: 预研报告一个月写不出来,说明前期的技术积累有限啊。单纯靠废话、套话增加页数确实价值不大,但是如果真的前期技术积累做得很多,各方面一展开细说,500页轻松就凑出来了。我有次参加竞标评审,有两家单位的方案是400多页,各类支撑文件一尺多厚。
: 有些文档,比如研制方案,写不好其实正好反映了研制单位思路不清晰、抓不住重点、设计缺乏能力,实际情况往往也就是那样。给个图纸照做行,但是设计个新东西、甚至就是改型设计,就不行了。
: ...................
--
FROM 117.152.217.*
对于本科生,可以抄一抄别人的方案、仿真和数据,并做比较。
对于一个专家或博士,你去那样子写,是不是侮辱博士?
真正的专家或博士,谁会不知道那些个基本的东西?
多说一句:真正的专家或博士,是必须要做“知识创新”的。也就是,你的研究发表,必须是开创性地解决问题,你的方案,是可以在这个领域内流芳的!
【 在 ajiax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研申请里面,很重要的一条是总体技术方案,其实里面的内容可以很多,各种技术途径都需要说明白。要想申请的成功率高,可不就得技术途径、方法都写得清楚点嘛。
:
--
FROM 117.152.217.*
感觉你可能是圈内人物,但没读过博士,不懂什么叫做“创新”。
【 在 ajiax 的大作中提到: 】
: 竞标的方案报告,缺乏仿真和理论分析支撑,说明材料质量不够好,方案设计不够充分。现在我们行业的竞标评分规则上,就有必须有仿真或样机试验数据作为支撑,否则扣分。
: 预研报告一个月写不出来,说明前期的技术积累有限啊。单纯靠废话、套话增加页数确实价值不大,但是如果真的前期技术积累做得很多,各方面一展开细说,500页轻松就凑出来了。我有次参加竞标评审,有两家单位的方案是400多页,各类支撑文件一尺多厚。
: 有些文档,比如研制方案,写不好其实正好反映了研制单位思路不清晰、抓不住重点、设计缺乏能力,实际情况往往也就是那样。给个图纸照做行,但是设计个新东西、甚至就是改型设计,就不行了。
: ...................
--
FROM 117.152.217.*
多读书,多自己动手实践、体会吧。
写东西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简单清晰越好。
当然,要读懂这“简单清晰”的东西,是需要提前做很多工作的。
(我是从“创新”、“学术”的角度来说的。你要是追求GDP,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指标,不在我的评价之列。)
【 在 ajiax 的大作中提到: 】
: 哦, 我国内土博士后,编号在一万名之外。
:
--
FROM 117.152.217.*
年纪也到了,建议去做一点理论工作。
老是一个工程项目一个工程项目地做,也没意思,影响力也不深远。
【 在 ajiax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我谈多动手实践、体会,哈哈
: 算了,没意思,我都要退休的人了,跟你争论这个问题,也是脑残
:
--
FROM 117.152.217.*
现在哪个行政领导不搞个专家头衔?
【 在 mo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才说到根子上了!一些行政领导都能来当专家评审科技项目,不可思议!
:
--
FROM 117.152.217.*
赞同!
其实点滴积累,科技还是日新月异的(比如,基因编辑这么强大的东西,就是这个世纪才发明的)。
但不是每一点创新,都能立马变成产品。
现在我们的社会被GDP压迫得太厉害,社会太浮躁,不太适合创新。
【 在 hawk81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真要搞硬核的技术创新,也就靠国企或大的民企。我问过和企业合作的同事,反映说企业言而无信。现在有种声音想把科技不够强的锅甩到高校身上,问题是高校的科研经费很少;企业甚至政府对科研不懂,总想搞个大突破,其实科研需要仔细整合,长期投入。
--
FROM 117.15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