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注 | 凌堃等人正式回复饶毅对于PNAS文章的质疑
权倾朝野 显然是言过其实,心虚是真的
【 在 gjgcs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很对,裴某权倾朝野,如果能证实,早就一堆人出来说话,说我重复了,来跪舔
: 现在没人发声,就已经表明结果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Redmi Note 7 Pro」
--
FROM 39.155.175.*
傲慢和耍流氓的姿态简直都要从纸上蹦出来了!
这种人怎么可能对自己的成果负责?
--
FROM 219.143.144.*
古代尚书就6个
院士现在有2000吗?厅级干部都比不上,1个尚书相当于现在的2个部长都不止
【 在 sdshug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扯蛋了,全国几百个上千个院士,古代哪那么多尚书??
:
--
FROM 39.155.175.*
不是惹不起院士,是怕引火上身和稀泥,那么多院士出问题,在当前卡脖子的关键阶段搞忽悠,估计要倒查20年,要死一大批。
【 在 Ren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吧,科技部出那个声明,不是想包庇什么,其实是惹不起院士,又必须回应举报,无奈之举。
: :
--
FROM 124.126.10.*
那还不如来个,鉴于现在科学的专业过于细化,短期内无法找到合适的第三方专业人士,因此不能做相关的核实工作和查验,相关举报的结论既不能证实也不能否认,推它个一干二净,总比给后人留个成语“图片误用”,强很多吧
【 在 sdshugu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惹不起院士,是怕引火上身和稀泥,那么多院士出问题,在当前卡脖子的关键阶段搞忽悠,估计要倒查20年,要死一大批。
:
--
FROM 171.113.245.*
说得好
肮脏不是咱们自己捂上耳朵肮脏就不存在的,既然我们自己不愿意面对,那么对勇于面对的人应该心怀感激
【 在 anqu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句话,对恶的纵容就是对善的扼杀,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你以为是宽容,其实让恶获得太多利益就是鼓励大家作恶,这叫劣币驱逐良币,是对大环境的破坏。
: 你没有勇气面对肮脏,当别人冒着牺牲自己利益的风险敢地站出来时,更显得可贵。所以你应该表示敬仰。
--
FROM 223.72.79.*
那是,绝对佩服这些斗士。
【 在 anqu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句话,对恶的纵容就是对善的扼杀,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你以为是宽容,其实让恶获得太多利益就是鼓励大家作恶,这叫劣币驱逐良币,是对大环境的破坏。
: 你没有勇气面对肮脏,当别人冒着牺牲自己利益的风险敢地站出来时,更显得可贵。所以你应该表示敬仰。
--
FROM 223.104.42.*
其实这已经超越文章本身的问题了,不能重复也只是一个发泄的理由而已。积重难返,还需要努力。
【 在 J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只能说明现状,不能说明需不需要可重复的事,而且学术界已成定论,文章不能重复就存在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些文章如果不假,发表人是可以重复的!如果外人能够明确指出文章有问题,说你造假,没有问题啊。你自己琢磨琢磨,是这理吧。
: 发信人: yingrupanshi (yingrupanshi), 信区: QingJiao 标 题: Re: 关注 | 凌堃等人正式回复饶毅对于PNAS文章的质疑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an 25 00:07:43 2021), 站内 搬来的看看吧,还有这个:eLife:震撼推出5篇重复性研究,直指顶级研究可重复性差 某君与其友 聊天,谈到美国有一家著名医药公司的科研团队,长期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重复国际上重要医药期刊上发表的最新研究,特别是那些有可能具有开发前景的研究,但不幸的是,他们发现,即使是PCNS上的论文,也有60-80%无法重复,我非常吃惊。 对地,我们平时看到的事实是,CNS上某论文发表后,随后全世界许多室相继发表跟踪性研究,似乎有80%-90%的CNS论文可被重复,只有极少量论文因无法重复被作者或杂志撤销。从上述公司研究人员透漏的信息看,似乎不应该有那么多研究论文是可以被重复,但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有如下三个相关原因。 一、学术权威崇拜。由于学术期刊存在档次,全世界的学术界都心里清楚,能在CNS发表论文,当然能显示其学术水平,如果你不清楚CNS是什么,你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崇拜这些文章,那么就是你没有入门。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与这些权威杂志上一致,那么你能发表的可能性就大,如果你的实验结果与这些论文相悖,那么就不好说,或者根本就发表不了,少有杂志愿意挑战权威,因为杂志是学者来组织的,很少有学者愿意冒风险挑战权威。因此,造成一片繁荣热闹局面的原因只不过是存在一个隐性筛选机制。 二、被动造假。由于大部分的研究都属于跟风性质,跟风研究从开始设计就是为了验证,或者丰富前人的发现。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术界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挑战权威,当出现与权威结果相同时,接受,当出现与权威结果不一致的时候,自动屏蔽,因为研究者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试验技术或体系是否有问题。这种情况在生物医学领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三、主动造假。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人为造假。如果说上述造假的情况尚值得让人同情,而这种人为造假的情况是危害学术的最大隐患。这种人为造假的情况一旦发现,就是典型的学术不端行为,往往被学术界所唾弃。 借这个机会,谈谈实验的可重复性原则。判定一个实验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具有可重复性,这是以往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都普遍认可的一条准则,同时也是许多传统科学哲学家们认为理所当然的。
--
FROM 223.104.42.*
有点不要脸
【 在 Sniper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注 | 凌堃等人正式回复饶毅对于PNAS文章的质疑
: 一线 Retraction 今天
: 尊敬的饶毅教授:您好!
: ...................
--
FROM 103.3.97.*
最后一段阴阳怪气
--
FROM 120.24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