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这是要卖身为奴,当包身工了么
不签合同。这学校不咋滴,一般学校都是按层次开工资,我们学校这个层次100W,after tax. 什么都有内部明文规定。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是这个学校在中期考核后,给一个考核优秀的评语,然后还要加补充条款,就是觉得五年前签订的合同要求似乎还不够高,还要加码。上了大长江都不够,这是要院士么?感觉学校这种做法欺人太甚
--
FROM 59.71.244.*
本来工资就是这么算的呀。
你说说,35怎么到2的?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积金单位和个人的都包含在这个35中了,社保单位和个人的也包含在这个35中了
--
FROM 159.226.35.*
都搞到长江了,想干啥自己也知道吧。按自己的路走吧,不受外界影响,需要钱赚钱,需要院士帽子,那就再搞,和学校无关。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不想签的。但学校太流氓了,让人气愤
--
FROM 59.71.244.*
努力自己赚钱,肯定自己有完备的实验室,依托这个,做产品,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做大了学校那点钱,估计你看不上了。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加起来7千多,社保单位和个人加起来。您算算,一个月是不是差不多3万了。一年是不是35万。到手的就2万啊
--
FROM 59.71.244.*
我来高校就是利用学校的平台,各种资金,做自己想干的事情:科研、应用性产品。教学什么的都是副产物。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是的。努力做产品
--
FROM 59.71.244.*
需要有良好的技术,产业化也需要时间,此外就是销路。我也在摸索,不过我朋友只做到中试,其余交给别人,一年搞个150W没啥问题。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产品也不容易啊。一直在学校待着的人,只知道做。怎样将产品市场化,完全是两眼一抹黑
--
FROM 59.71.244.*
前面是每年,后面是每个月。每个月到手2万不少了呀。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加起来7千多,社保单位和个人加起来。您算算,一个月是不是差不多3万了。一年是不是35万。到手的就2万啊
--
FROM 159.226.35.*
老人老办法么,他们往往在年轻时没有那么好的科研条件或者科研环境,在那时的环境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学校的管理问题好大。一些上了年纪的教授,长年无学术产出,就上一点点课时的课,还拿着高工资。这让拼死拼活的人怎么想
--
FROM 117.11.155.*
土博5年大长江,没有故事么?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个我同学的故事:
: 该同学土博,无出国经历。五年前被南方某大学人才引进,签了八年的合同,工资税前35万元(税后只有2万元)。合同中约定了种种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要拿到**百万的经费、培养多少学生、拿到什么title之类,名目繁杂。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了,该同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待在实验室,天天熬到半夜,早早白头,所幸发了若干顶刊,先后拿到了优青、大长江等title。合同中约定的诸多要求均已达到,但工资还是税前35万,税后2万。
: 不久前该学校对人才引进了搞了个中期考核,考核后我同学收到如下通知:你的考核结果为“优秀”。同时收到一张表,要求我同学填写一份补充条款(五年前已签订合同的补充条款),补充条款中只有以下内容:你在之后的合同期内,需要完成啥啥任务,比如拿到多少经费、发多少文章、上多少课、培养多少学生等等。没有一点内容提及学校给与什么资助、工资是否上涨。
: ...................
--
FROM 159.226.35.*
有长期积累的过程,佩服
【 在 coco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想听什么样的故事?每天熬夜早早白头的故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待在实验室的故事?
: 恐怕要让您失望了,土博没有院士老板,土博的老板名不见经传。
: 土博是五年前来到目前的单位。土博毕业可不止五年
--
FROM 117.1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