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校非升即走,一个学生也没有,怎么办?
不熟,但应该能做。对优化算法和最优控制有一定了解,之前看过北大曹老师讲的一个深度学习讲座。有意可以私下联系。
【 在 chemphy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是认真的.
: deep learning熟吗?
:
--
FROM 36.130.178.*
高收益必然伴随高投入,喂好草当然希望产好牛奶了。
如果完不成也没事儿,可以转岗降待遇,就是面子不太好看。
【 在 ML232 (CC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核标准很高,只认一作
--
FROM 223.72.94.*
咋跟我们同款
【 在 lengz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升即走,不给学生,只认一作,说白了就是博士后。所有实验全部得自己做。
: 至于说给大教授带学生,全当做义务付出就行了。
: 我们学校评副教授,只认一作,共同一作排第二和通信全不认。而本校学生毕业的论文必须学生一作,导师通信,共一排第二也不认。这种情况下,只能是什么都自己来,给大教授带的学生就只有付出没有收获了。
: ...................
--
FROM 115.171.60.*
单独第一作者算一篇,两个共一的每人算0.5篇,n个人每人算1/n,能有多难?
更先进一点可以所有作者分别报贡献比例,加起来不超过1就行。字典序给作者排名的学科有不少都这么做的
都大学了,考核的人应该会算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吧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是允许共一,就会非常不公平。到时大组里面的老师自己啥也不用干,文章一大堆。小组和单干的人就没活路了。
: 【 在 lengze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 非升即走,不给学生,只认一作,说白了就是博士后。所有实验全部得自己做。
: ....................
--
FROM 223.104.213.*
大组每年毕业学生很多,满足毕业要求之后,随随便便就可以把新人的文章成果攒够,简直就是举手之劳。
别人当然是遵守规则的,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为啥你这么有信心确定别人会按照你的思路遵守规则?
人们只有感受到现实的危险性之后才能发现世界不是按照自己设想的来运行的。
考核的人如果能坚持住不许共一,那可真是盟友,要珍惜。
【 在 Crystal9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独第一作者算一篇,两个共一的每人算0.5篇,n个人每人算1/n,能有多难?
: 更先进一点可以所有作者分别报贡献比例,加起来不超过1就行。字典序给作者排名的学科有不少都这么做的
: 都大学了,考核的人应该会算小数和分数的加法吧
--
FROM 123.124.147.*
几年前听一个杰青吹牛逼,说高校里要舔好一次屁眼,要么贡献好一次屁眼,人生活络三十年。想当年年轻气盛,不屑于他丫的。如今,总算是能理解这句话了。
哎,感觉高校如此发展要完蛋
算啦,对得起自己的饭碗就OK了。
【 在 beaYoung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高校这种统一分类资源的,抱团作战的更多,前提是能找到大腿,听大腿的话。一年推一个出去。
: 学院路旁某重点,不少学院就是几个人说了算,有的讲师名下挂600万子课题,一年十几篇一作文章,第二年上副高,第三年提前申请考核,转为长聘或准长聘。
: 现在进高校,一个普通人,如果啥球没有,不找老板做交易,单打独斗,还选择非升即走,那是自己作死!
: ...................
--
FROM 124.64.16.*
我在的研究领域恰恰是所有作者按照字典序排名的
考核的人如果能坚持住不许共一,只能骂他们傻逼了
大不了以后国内除了姓氏排名靠前的不做这个领域呗
科研评价方式服务于考核水平,从制度上不鼓励合作,自娱自乐开心就好了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组每年毕业学生很多,满足毕业要求之后,随随便便就可以把新人的文章成果攒够,简直就是举手之劳。
: 别人当然是遵守规则的,但是我想知道的是,为啥你这么有信心确定别人会按照你的思路遵守规则?
: 人们只有感受到现实的危险性之后才能发现世界不是按照自己设想的来运行的。
: ....................
※ 修改:·Crystal9 于 Apr 25 13:43:06 2021 修改本文·[FROM: 223.104.213.*]
※ 来源:·最水木 客户端·[FROM: 223.104.213.*]
修改:Crystal9 FROM 223.104.213.*
FROM 223.104.213.*
【 在 bts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几年前听一个杰青吹牛逼,说高校里要舔好一次屁眼,要么贡献好一次屁眼,人生活络三十年。想当年年轻气盛,不屑于他丫的。如今,总算是能理解这句话了。
: 哎,感觉高校如此发展要完蛋
: 算啦,对得起自己的饭碗就OK了。
: ...................
关键是提的猪头 找不到庙门啊
--
FROM 60.30.82.*
高能领域人员其实较为集中,而且也不大,一般晋职时的成果认定都会有相应规则,但高能领域的规则不能推广到普遍情形。对于多数学校的物理学科是没有参与高能领域大科学装置的人的。要考虑一般情形。
在一般情形下,如果敢搞共一也算数的话,如果一个学科在一起评,基本上可以做到,让你的文章数垫底。或者几个大佬制定规则,让你的文章数达不到参评的要求。这就是你所说的允许共一的后果,当然是普遍情形下,而不是高能小领域内自评。
我们讨论的问题是普遍情形下的问题,甚至不再是物理学科,是整个科学界和工程界的问题,
不要仅仅看到自己小圈子的情况,就以为其他领域都是这样或者应该这样,也不要把自己小圈子的权重看的那么重。
如果你的建议被采纳作为普遍的规则,将会害人害己,这些你没想过吗?
【 在 Crystal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的研究领域恰恰是所有作者按照字典序排名的
: 考核的人如果能坚持住不许共一,只能骂他们傻逼了
: 大不了以后国内除了姓氏排名靠前的不做这个领域呗
: ...................
--
FROM 223.21.195.*
你这是脑补了多少啊没一条脑补对的
大佬都不要脸了你逼逼这么多有卵用?为啥各个学校政策都不完全一样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能领域人员其实较为集中,而且也不大,一般晋职时的成果认定都会有相应规则,但高能领域的规则不能推广到普遍情形。对于多数学校的物理学科是没有参与高能领域大科学装置的人的。要考虑一般情形。
: 在一般情形下,如果敢搞共一也算数的话,如果一个学科在一起评,基本上可以做到,让你的文章数垫底。或者几个大佬制定规则,让你的文章数达不到参评的要求。这就是你所说的允许共一的后果,当然是普遍情形下,而不是高能小领域内自评。
: 我们讨论的问题是普遍情形下的问题,甚至不再是物理学科,是整个科学界和工程界的问题,
: ....................
--
FROM 223.1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