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郑重声明:本帖标题《我打了个电话,北京市人社局已删除毕业生落户计划单列7所院校名单》和第一段(见以下第一段括号内内容)纯为虚构挖坑,北京人社局网站删除七所院校名单文字的变化与本青无关,请忽略。作为潜水水木多年的迪庆,一直想为大学排行榜乱象发声,苦于无渠道。今借助相关热点挖坑吸引关注,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认识到这一乱象,并希望能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实属无奈,对此我表示真诚的歉意,望谅解。同时真诚感谢所有支持我发声的朋友。
(我打电话给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映问题,要求跟主管领导通话,一位副局长接的电话,一番沟通后,表示将对我的意见进行研究,随后大约两小时后,人社局网站解读 问答 流程《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删除了参考QS排名前200和七所名单的文字。今天这位副局长主动给我打了电话,表示将对落户计划单列这一项入围院校再论证。)
这出的什么政策啊,你一个北京户口涉及重大福利和个人基本权利的东西,去参考一个完全不符合国情的国外野榜。这个英国QS教育集团的背景有谁去了解过? 这纯粹是一家盈利性质的,提供留学服务和职业发展咨询的公司。它搞排行榜的目的,纯粹在于提高这家公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它巧妙的利用了人们对排行榜的好奇心和功利心,经过媒体的发酵,被包装成一个权威的排行榜。据我调查,这家公司并没有安排任何职员去做世界大学排名这项耗时耗力巨大的复杂工作,只是装模作样地向一部分高校索要师生数量等简单信息。每年快到发布排行榜时间时,就全凭经手人的认知和喜好瞎打分评定排行榜。
可叹的是,如今全中国社会把它奉为神明。社会,政府,甚至教育界学术界普遍都把它作为评定大学实力的重要参考。
我来举几个QS排名特别荒唐的例子:
1,在教育部第一轮双一流学科评选中,主要参考QS学科排名,因此东南大学计算机学科 获评 双一流学科。在几乎同时进行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东南大学计算机学科 获评B+ 类,获得A类的有23所。
也就是说,教育部对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学科的评价中,竟然出现了这种匪夷所思的结果,而目前在网上我还没听到对这个结果的质疑。
2, 在QS中国官网发布的202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和2021年亚洲大学排行榜中,两个榜单里中国大学的名次完全对不上。
随便挑出几所大学的排名:
哈工大 华中科大 西安交大 同济大学
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排名: 第10名 第19名 第13名 第9名
QS亚洲大学排行榜亚洲排名: 第63名 第55名 第52名 第53名
截图为证,朋友们也自可以去QS中国官网核实。
另外:QS自己晒出的大学排名评定指标,也是完全不符合我国国情的:
Academic Reputation(学术领域的同行评价)40%
Global Employer Reputation(全球雇主声誉)10%
Faculty/Student Ratio(师生比例)20%
Citations per faculty (单位教职的论文引用数)20%
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国际教职工比例)5%
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国际学生比例)5%
大家请看:
反应我国大学 科研水平的 国家科研平台,国家奖(含专用项目)等,它不参考,可能也无法全面获取,
反应我国大学 师资力量的 杰青,长江,院士,优青等,它不参考,也无法全面获取,
反应我国大学 人才培养水平的优秀教材,优秀课程,教学奖等,它也不参考。
所以,就算它果真严格按它公布的指标进行评定,它出的排行榜也完全不能反应我国大学的实力水平。
我只是一个迪庆,但是我深为我国社会和教育界对大学实力评判的现状感到惴惴不安。看中大学排行榜对民众的眼球吸引力,如今国内几大商业盈利性排行榜大行其道。它们通过发达的互联移动网络端,加上各种媒介推波助澜,几乎推送到每个上网人的屏幕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里面有注册资金30万元打着“校友会”名号的“中国大学校友会排行榜”;美其名曰提供学科诊断服务收取服务费,实际看收取钱财多少怎么排的“软科大学排行榜”。这两个榜单竟成为了当今国内评价机构中最权威的排行榜,出现在百度搜索大学排名时的头条位置。这里贴一所大学官网采购公开信息平台列出的对软科服务费的采购公示截图证明 (此处更改:思虑再三,还是不贴为妥),其实之前看到过还有其他一些大学官网列出了对软科服务费的采购公示,我没保存,暂时找不到了。
天津大学前校长龚克接受访谈时曾说:“这些民间大学排名机构从来没有向学校要过数据,主动上门来索要赞助费的倒是有。”这段文字在进行百度搜索时现在还出现在不少新闻页面里。
由于我水平着实有限,以上评述肯定有一些逻辑不通或者其他不足的地方,各位轻喷。这里遍布高知,如果您觉得这一乱象确实厄需治理和规范,还望向有关部门反映。
--
修改:haiou2020 FROM 111.75.193.*
FROM 106.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