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写项目就一坨浆糊
现在再做人脑科学假设真是落后了,以后的天下是人工智能预测的假设,准确率才高。
--
FROM 106.37.229.*
我想说,你不是一人这样,我也是。我曾经与经常中本子的大牛聊过。大牛说为了写本子基本闭关一个月,然后。。。然后每次写人家每次中。
我听了简直很诧异,我就是闭关10个月,我也写不出来,而且还不一定中。
往往是我在桌子前坐一天,就敲三行字,晚上吃过晚饭,我会将这三行字自己再反驳掉。
很是无语。。。。。。
我每次都能将自己反驳掉,导致自己的idea总站不住脚,我也很好奇大牛难道在写的过程中没反驳过自己的观点吗,是什么支持他一直坚信自己的观点的呢?
【 在 pinkjasm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尤其是最前面的学术史梳理部分,一坐一整天,进展也不大。这是什么原因?智商低?思考不够深入?看的太少?写论文感觉还好。
--
修改:xiaoqiqiu FROM 218.247.253.*
FROM 218.247.253.*
听他们瞎逼逼,该中的还是中,本子质量是一方面,是基础,另外的方面就不一定是自己能掌控的了。我同事同样的本子前几年自己申青基没中,过了两年,同样本子给他课题组另外一位年轻同事稍作修改,中了。。。。。。另外,圈子里的行业大佬去申请面上看看,只要本子不是无法入眼,基本稳当吧
【 在 xiaoqiqi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说,你不是一人这样,我也是。我曾经与经常中本子的大牛聊过。大牛说为了写本子基本闭关一个月,然后。。。然后每次写人家每次中。
: 我听了简直很诧异,我就是闭关10个月,我也写不出来,而且还不一定中。
: 往往是我在桌子前坐一天,就敲三行字,晚上吃过晚饭,我会将这三行字自己再反驳掉。
: ...................
--
FROM 218.0.4.*
写文章跟写套路不一样
--
FROM 120.244.60.*
一点点小建议:
1.多读。直接做的东西,所有新论文至少读读摘要、前言和总结。读综述,包括大方向的和小方向的。
2.多听听优秀同行的报告,或者看看别人的透明片。
3.写论文的时候对前言高标准严要求。
4.多做报告,好好写背景和动机部分。
论文的前言、报告的背景部分就是简单的小范围的学术史。
【 在 pinkjasm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尤其是最前面的学术史梳理部分,一坐一整天,进展也不大。这是什么原因?智商低?思考不够深入?看的太少?写论文感觉还好。
--
FROM 202.113.189.*
的确没有 这东西就和讲课一样 你肚子里不能完全吃透你讲的东西 你站在讲台上都是哆
嗦的
【 在 pinkjasmine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像也思考了很久。但是一下笔就浆糊。
: 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分享一下啊?
--
FROM 60.2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