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知识分子: 科技部重组,不再参与具体科研项目评审和管理,有何
写文章比解决实际问题容易多了。光说写的话,最近ChatGPT不是很火爆么?
【 在 Jokes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能写文章是逻辑过硬的一种表现,只不过拿文章来考核重点研发项目,确实只是一个点缀,重点研发现在也很重视硬科技装备产出
--
FROM 218.249.94.*
国企也是找院士去挂名吹牛一起骗钱。这都是成熟套路了
【 在 anchun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工程攻关,高校没啥工程团队,大多数还是会被企业和部委院所拿,至于高校想分钱,人家会找能出活的人,干嘛要惯着学阀?
:
: 给能做出来的人,给学阀,钱可能差几倍,别人干嘛要多付钱?拉关系也没用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FROM 113.111.17.*
【 在 sysumove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企也是找院士去挂名吹牛一起骗钱。这都是成熟套路了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院士是另外一种生物。
--
FROM 125.88.24.*
还有院士不是博导的?年纪太大了?
【 在 isotropic 的大作中提到: 】
: 船大不好掉头,也不要神话院士
: 话说40年前,最值钱的是博导,得国务院授予,那时候院士不值钱,好多老院士的心病是还没有评上博导,四处活动,经常被人鄙视。那时候学风真好,拿成果说事,不拿资历和头衔说事
--
FROM 114.241.80.*
当时采用美帝制度,评博导要其他学校同行评议,大家觉得这个院士,建国后他当学校领导,就没有做什么学术工作,所以坚决不同意他评博导。八十年代末博导评审下放学校,就现在这样,你全家都是博导
哪个时候真正提现院士的荣誉性质。
【 在 RiverFis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院士不是博导的?年纪太大了?
:
--
FROM 124.127.16.*
其实我觉得当时是明确了院士的行政性质。当时叫学部委员,是个职位,并不代表你就是学术最高水平,可能是因为领导能力高。这样逻辑好像更顺。
【 在 isotropic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时采用美帝制度,评博导要其他学校同行评议,大家觉得这个院士,建国后他当学校领导,就没有做什么学术工作,所以坚决不同意他评博导。八十年代末博导评审下放学校,就现在这样,你全家都是博导
: 哪个时候真正提现院士的荣誉性质。
--
FROM 180.11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