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怎么走进生产线怎么发现实际存在的问题呢
联系在业界的老同学
【 在 reply (就宅死我吧)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这个是主观因素,我现在想讨论客观上如何实现
:
: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83.179.53.*
六个why啊
【 在 rep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到设计院去,到工地去,到生产线去吗
: 就算生产线愿意安排,也不知道以什么身份去呀
--
FROM 222.131.30.*
起码得去企业待个一年半载的好吧。
【 在 rep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到设计院去,到工地去,到生产线去吗
:
: 就算生产线愿意安排,也不知道以什么身份去呀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M2012K11AC」
--
FROM 61.148.245.*
我还得自己下个蛋才能养鸡?
【 在 xiaofatuo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学老师最大的问题是“不接地气”。说人话就是,你的学生是要进入工业界当螺丝钉的,你自己都没进入过工业界,你就不会培养螺丝钉,你凭什么当大学老师?还有脸不让学生毕业,也不照照镜子。
--
FROM 114.254.3.*
你想多了
你认为你走进就能发现问题吗?
你认为你发现问题就能够解决吗?
【 在 rep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到设计院去,到工地去,到生产线去吗
: 就算生产线愿意安排,也不知道以什么身份去呀
--
FROM 122.247.155.*
是的
需要磨合才行
【 在 reply 的大作中提到: 】
征集需求最大的问题是鸡同鸭讲
企业用的语言跟高校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时候看到文字都不知道是啥玩意儿
【 在 jinpp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难,原来是根本没渠道,现在是科技局定期征集个企业需求各个学校发,能对上的比例也非常低
--
FROM 202.120.13.*
特意登录支持一下。青椒版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有意义的问题,更应该多一些这样有价值的回复。
【 在 ysj8848 (ysj8848)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我的经验,要深度结合生产线的办法:去企业做一站博士后,或者兼职/全职几年,手段和方式不限,要达到的效果如下:
: 1,对生产工艺,设备都很熟悉。对限制生产的瓶颈细节问题很熟悉。
: 2,能跟企业/行业里的人顺畅交流,有价值沟通。
: 3,达不到1也没关系,但是要对生产线上的人关系很好,能给你指出1。
--
FROM 218.9.127.*
理论到实践很远啊
【 在 repl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是以前搞纯理论的,现在反正帽子也拿不上,想搞点实际的东西
但是老鼠拉龟无处着手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你能力了,能力够的,一两年甚至一两个月就能找到关键问题。
: 科研就是这么回事,一点基础都没有,
: 从头开始,很可能搭里一辈子一无所获,或者刚找到问题。
: ...................
--
FROM 202.120.13.*
看来你有干货啊
【 在 ysj8848 的大作中提到: 】
以我的经验,要深度结合生产线的办法:去企业做一站博士后,或者兼职/全职几年,手段和方式不限,要达到的效果如下:
1,对生产工艺,设备都很熟悉。对限制生产的瓶颈细节问题很熟悉。
2,能跟企业/行业里的人顺畅交流,有价值沟通。
3,达不到1也没关系,但是要对生产线上的人关系很好,能给你指出1。
4,有真本事,能给对方解决实际问题。
5,是最关键的,能让对方做到把你优化改进的科研方案在生产线上试用/实践。这一点对方是要冒很大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也是对你第4点的考验。
【 在 reply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到设计院去,到工地去,到生产线去吗
: 就算生产线愿意安排,也不知道以什么身份去呀
--
FROM 202.120.13.*
你是什么方向的?
【 在 rep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是以前搞纯理论的,现在反正帽子也拿不上,想搞点实际的东西
: 但是老鼠拉龟无处着手
--
FROM 20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