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非升即走的恶果
这叫啥恶果...学校要的就是这效果啊。
【 在 leidou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校搞非升即走的初衷是让占着坑不干活的人腾出来位置,然而老人们都是自己利益者当然不敢动,于是推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导致学院的奇葩现状是:不科研纯教学的老人也占着副教授的位置,稍微做点科研的老人早早升了教授。而比这些水平高不止一个数量级的年轻老师为了竞争有限的晋升岗位恶性内卷。
: 这个也就算了,毕竟把这帮老人熬退休,学校也能一点一点进步。重点是,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年轻老师的竞争逐渐从良性过渡到恶性。有年轻老师刚留校工作两年,一年发表了10篇SCI二区以上论文(非材料领域),而且全是通讯作者。学院老师心里都知道,我们这种双非学校,大多数老师参加工作前两年招不到研究生是常态。这位老师刚工作两年,就能搞出10篇通讯SCI肯定是不走寻常路了。还有一位年轻老师刚参加工作两年,已经主持军口类项目,正常人想想也知道怎么回事。学院领导不仅没有制止这种不正之风,反而给这些老师提供了晋升。间接助长了所有其他老师的投机心理。
: 想起知乎前段时间一个问题。我儿子小学生,4篇SCI一作论文,小升初算加分项吗?但这种掩耳盗铃的事情在国内太多了,一声叹息。
: ...................
--
FROM 123.139.115.*
我博士生毕业去企业,我给他的建议:一定要到组团队的权限,然后拼命扩大团队规模。
规模足够大,团队leader就进管理层了。
【 在 frankyang926 的大作中提到: 】
:
: 曾经听一个cto指点经理,说赶紧多招人,人多了你才能不干活(写代码)
:
: 【 在 leidoulei (leidou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 学校搞非升即走的初衷是让占着坑不干活的人腾出来位置,然而老人们都是自己利益者当然不敢动,于是推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导致学院的奇葩现状是:不科研纯教学的老人也占着副教授的位置,稍微做点科研的老人早早升了教授。而比这些水平高不止一个数量级的年轻老师为了竞争有限的晋升岗位恶性内卷。
#发自zSMTH@NOH-AN00
--
FROM 171.223.192.*
哈哈,中箭妹,还是你吨位不够。
其实好多获奖的都有“编”的成分,多说不宜。
但是人家确实厉害。
你说的应该是 “流形” 吧?!
【 在 sayd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实话,我做了大半年才有点眉目,什么深度学习的聚类,流行的一个方法对我的数据来说,是废材。
:
--
FROM 112.42.69.*
哈哈,想到某位院士把3运作到sjtu,然后给大几百万jun口项目。
【 在 leidoul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校搞非升即走的初衷是让占着坑不干活的人腾出来位置,然而老人们都是自己利益者当然不敢动,于是推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导致学院的奇葩现状是:不科研纯教学的老人也占着副教授的位置,稍微做点科研的老人早早升了教授。而比这些水平高不止一个数量级的年轻老师为了竞争有限的晋升岗位恶性内卷。
: 这个也就算了,毕竟把这帮老人熬退休,学校也能一点一点进步。重点是,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年轻老师的竞争逐渐从良性过渡到恶性。有年轻老师刚留校工作两年,一年发表了10篇SCI二区以上论文(非材料领域),而且全是通讯作者。学院老师心里都知道,我们这种双非学校,大多数老师参加工作前两年招不到研究生是常态。这位老师刚工作两年,就能搞出10篇通讯SCI肯定是不走寻常路了。还有一位年轻老师刚参加工作两年,已经主持军口类项目,正常人想想也知道怎么回事。学院领导不仅没有制止这种不正之风,反而给这些老师提供了晋升。间接助长了所有其他老师的投机心理。
: 想起知乎前段时间一个问题。我儿子小学生,4篇SCI一作论文,小升初算加分项吗?但这种掩耳盗铃的事情在国内太多了,一声叹息。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9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