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个优秀的青椒,单干的话,一年能写几篇SCI
所以我也就按照操作工培养的,也就是你说的培养成手,自己不动脑,也怨不得我,我明明给他讲过简单背后机理,第二次问还是不知道,我实在无能为力。
【 在 Fifty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哎,这种事我也遇到过,还不止一个两个。没法,只要肯做,都是可以培养的。
: 没法培养成大脑,就培养成手,哈哈。
--
FROM 59.71.243.*
我这边横向还蛮多,学生如果对论文没兴趣就做横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还比较抢手,所以他们也没啥落差。
【 在 rCRH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我也就按照操作工培养的,也就是你说的培养成手,自己不动脑,也怨不得我,我明明给他讲过简单背后机理,第二次问还是不知道,我实在无能为力。
: 【 在 Fifty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哎,这种事我也遇到过,还不止一个两个。没法,只要肯做,都是可以培养的。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10.191.86.*
老夫学生为0的时候,平均一年只有2-3篇,需要自己干所所有的科研的活和杂活,还得找钱给自己发工资。
--
FROM 118.247.80.*
你这种化学材料灌水为主的,别瞎逼逼什么科研了
整天干些时尚雕花的工作,对基础科学发展是副作用,多让学生接触些工业化应用工作是正道
【 在 Fifty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心很普通……
: 我感觉如果研究计划做得比较好,论文其实是自然而然的产物。所以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根据研究目的做规划、根据研究进展调整规划的能力。
: 一般来讲,研一的同学会给一个前期走通的路线,做一些微调或应用,然后让他读文献后按研究目的写研究计划(其实就是论文框架),包括:
: ...................
--
FROM 173.23.126.*
每个人每年几篇?
【 在 Fifty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青就这样啊。
: 有机+材料背景,没有热门方向,总共十几个学生,差不多7-15篇吧,通常在9-12之间。
--
FROM 210.72.152.*
这个已经可以了,如果文章不太烂的话
【 在 dust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夫学生为0的时候,平均一年只有2-3篇,需要自己干所所有的科研的活和杂活,还得找钱给自己发工资。
--
FROM 210.72.152.*
1-1.5吧。
【 在 NIH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个人每年几篇?
: 【 在 Fifty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本青就这样啊。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82.138.84.*
十几个学生,还有博士,不算青椒。
【 在 Fifty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青就这样啊。
: 有机+材料背景,没有热门方向,总共十几个学生,差不多7-15篇吧,通常在9-12之间。
--
FROM 117.136.0.*
一年10篇论文,这真的不是在制造垃圾吗?
【 在 FiftyCen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青就这样啊。
:
: 有机+材料背景,没有热门方向,总共十几个学生,差不多7-15篇吧,通常在9-12之间。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180.162.6.*
行业和行业就是差异很大
有些行业光积累都得一辈子,有些行业直接上手就能干
所以我觉得材料发这么多人发10篇论文,算是正常
因为比他们发更多的,我也是知道的
这玩意儿就不能放一起比
【 在 pkucanno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年10篇论文,这真的不是在制造垃圾吗?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3」
--
FROM 113.20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