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篇文章写的真是有同感
我搞笑工作了二十几年 同意你
【 在 think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二本当班主任也好多年了
: 也许作者当班主任比我早,至少2010年以后二本学生出路没什么变化。
: 至于再早我就没经历过,毕业包分配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17.59.173.*
那可能区域发展不一致,在她书里80后就业和90后就业还是有非常显著区别的。她毕竟是个人观察,样本有限,跟有的地方情况不一致也是正常的。
【 在 think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在二本当班主任也好多年了
: 也许作者当班主任比我早,至少2010年以后二本学生出路没什么变化。
: ...................
--
FROM 124.204.183.*
对贫穷和勤奋的理解,我觉得毕竟是她个人视角,难免会受到限制吧,她书里的观点也未必全对。你跟她是横向比较,一个清华一个二本,没有同感很正常。纵向比较的话,现在清华就读的孩子,跟你那时读书的状态也完全不一样吧?70后80后读书的时候还是会有理想梦想这种词的,到了90后00后,他们似乎越来越现实,就是就业市场的螺丝钉罢了。
【 在 kevinz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没有同感,我觉得这个文章写得很矫情。
: 以下红色字体都是作者原文,黑色是我的看法。
: 我从来没有意识到,那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学生,居然还有人正在承受和我童年阶段同龄人一样的困境。“贫穷”这个词语,我以为早已远离了日常生活,但没想到身边的孩子,正深陷其中。
: ...................
--
FROM 124.204.183.*
现在二本毕业生也有一定的方差。
我带的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45个人,去年毕业的,好的7 8个在985,211读研,差的在做4s销售,最差的挂了三十多门课,现在还没毕业,据说在校园里跑快递。
【 在 think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dooob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作者身份是班主任,地点是广州,通过带的80后和90后两代二本学生进行对比,我觉得比你说得要可靠得多。书里提到当地对这所经济专科学校很认可,所以当年就业形势还是很不错的。
: : 作者强调的不是二本学生如何,而是在时代的变迁过程中,这些学生的变化,他们变得失去活力,毕业出路更狭窄,教育的作用愈加式微。作者也在里面提到了房地产,在房地产红利面前,个人努力似乎不值一提。作者黄灯是70后,自身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教育体制下,毕业包分配,对比市场经济下的教育,更能感受到二者的不同。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06.33.76.*
社会僵化就出现阶层不流动,社会变革没问题
--
FROM 117.14.154.*
【 在 missil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二本毕业生也有一定的方差。
: 我带的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45个人,去年毕业的,好的7 8个在985,211读研,差的在做4s销售,最差的挂了三十多门课,现在还没毕业,据说在校园里跑快递。
二本看生源,人口大省的生源质量好,尤其山东河南河北的,基因里就带着考研深造。如果是西部省份,好多人就是放羊
--
FROM 120.219.119.*
是的,我在河南。但是23届来的新生,我又带了一个电子班当班主任,明显感觉受到手机的影响要比19级大的多,很多都到了上瘾的程度。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在 missilezh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现在二本毕业生也有一定的方差。
: : 我带的2019级通信工程专业45个人,去年毕业的,好的7 8个在985,211读研,差的在做4s销售,最差的挂了三十多门课,现在还没毕业,据说在校园里跑快递。
: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71.11.148.*
虽然我自己是清华毕业,也算收入颇丰,但我清楚的知道,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家庭,有待社会支持。这位作者二本毕业,收入也未必多高,却已经“从来没有意识到,那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学生,居然还有人正在承受和我童年阶段同龄人一样的困境。“贫穷”这个词语,我以为早已远离了日常生活,但没想到身边的孩子,正深陷其中……”
真的是因为个人视角受到限制么?
【 在 dooob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贫穷和勤奋的理解,我觉得毕竟是她个人视角,难免会受到限制吧,她书里的观点也未必全对。你跟她是横向比较,一个清华一个二本,没有同感很正常。纵向比较的话,现在清华就读的孩子,跟你那时读书的状态也完全不一样吧?70后80后读书的时候还是会有理想梦想这种词的,到了90后00后,他们似乎越来越现实,就是就业市场的螺丝钉罢了。
:
--
FROM 139.227.74.*
作者看多了职业版年薪百万 而且又生活工作在一线城市 可能觉得全国都这样
她的数据正好说明 北师大的调研 ”6亿人家庭人约月收入1千左右“是基本准确的
广东是贫富差距最大的省了吧: 深圳堪比欧美,但是其他地方类似西部
【 在 kevinz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我自己是清华毕业,也算收入颇丰,但我清楚的知道,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家庭,有待社会支持。这位作者二本毕业,收入也未必多高,却已经“从来没有意识到,那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学生,居然还有人正在承受和我童年阶段同龄人一样的困境。“贫穷”这个词语,我以为早已远离了日常生活,但没想到身边的孩子,正深陷其中……”
: 真的是因为个人视角受到限制么?
:
--
FROM 119.123.236.*
不是个人视角限制是什么,难道要上升到主观故意攻击?
我觉得国家幅员辽阔,各阶层各地区可能越来越割裂,虽然信息量爆炸的时代,每个人却越来越被信息茧房限制。不然你如何解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能说出“低收入群体可以将自己闲置房出租,或用自己的私家车拉活增加收入”这样的话?
【 在 kevinz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我自己是清华毕业,也算收入颇丰,但我清楚的知道,中国还有很多贫困家庭,有待社会支持。这位作者二本毕业,收入也未必多高,却已经“从来没有意识到,那些比我小十几岁的学生,居然还有人正在承受和我童年阶段同龄人一样的困境。“贫穷”这个词语,我以为早已远离了日常生活,但没想到身边的孩子,正深陷其中……”
: 真的是因为个人视角受到限制么?
:
--
FROM 219.23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