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家如果能搞难题一击杀,可以纠正务虚务假的风气
现在高校考核只有一条路,就是刷指标,论文这个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假问题也可以发论文,该怎么做,聪明人自然知道,所以呢密集快速取得业绩,不必求真, 帽子筛选的也是这批人。
筛选的都是密集兑现浅层思考的,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已生态灭绝。
国家既然这么希望原创突破,应该搞难题榜(不能只由学阀定,行业要审核,科研群众要评议),谁搞定难题,优先上帽子职称,一个难题顶一万个灌水, 难题一击杀。
这些多少会让一些“佩雷尔曼”们去思考深刻问题,纠正高校完全务虚的风气。 比现在只有一条路,大家只好务虚务假好的多。
--
修改:victd FROM 183.6.122.*
FROM 183.6.122.*
也许有学阀说,你帽子都拿不到,还能搞难题?
这根本是两条路好吧,长期灌水的根本没有训练到思考深度,打惯了追击战,是打不了攻城战的, 打组织后卫的,和篮下捡球投篮的前锋是一回事?
这两种人从职业生涯就不是一回事。
--
修改:victd FROM 183.6.122.*
FROM 183.6.122.*
【 在 rockaa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定义难题?怕是老院士们撺掇吧、先射箭后画靶就好
:
不能只由学阀定,行业要审核,科研群众要评议
--
FROM 183.6.122.*
只要不是同一个圈子,比如基金委学阀出题,学阀结题,就可以。多个圈子互相制衡即可,尤其结题要下游用户论证,不能你拿一坨翔,说自己突破了,逼着下游用户吃下去,责任全由下游承担。
行业有优秀企业,比如华为比亚迪,有优秀专家,卡脖子和军工大把急需解决的问题, 请勿拿你接触的不入流企业来类推。
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可以公示的,是行业会议提出的,是下游用户急等着用的,这要是能糊弄事,成本和代价,比在基金委糊弄事情高多了!
毕竟打通不同圈子的能量,打通民企国企不同主体的能量,远高于学术内部作妖的能量,你有这本事,怎么不当官发财去,呆学校干嘛。就为评个职称?
【 在 rockaa 的大作中提到: 】
: 谁主持审核?ld说了算?最终又变成外行被内行忽悠。事实是,行业内部无道德感、无底线,该行业就没好。
: 中国的各行各业fb源于此
:
--
修改:victd FROM 183.6.122.*
FROM 183.6.122.*
只要题目可公示评议,成果可公示评议,可回溯,可倒查20年,就可以遏制很多人作妖。
其实学术腐败,就是没有搞好科研群众监督,小圈子自审自评自监督。
现在其实已经有足够多“科研群众”了,否则卷啥呢。
--
修改:victd FROM 183.6.122.*
FROM 183.6.122.*
你确定真的前沿难题在超出某个学科小圈子外的人能多大程度上理解不?比如佩雷尔曼解决的 Poincare conjecture 工作?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高校考核只有一条路,就是刷指标,论文这个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假问题也可以发论文,该怎么做,聪明人自然知道,所以呢密集快速取得业绩,不必求真, 帽子筛选的也是这批人。
: 筛选的都是密集兑现浅层思考的,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已生态灭绝。
: 国家既然这么希望原创突破,应该搞难题榜(不能只由学阀定,行业要审核,科研群众要评议),谁搞定难题,优先上帽子职称,一个难题顶一万个灌水, 难题一击杀。
: ...................
--
FROM 123.119.237.*
抄国外的啥都有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高校考核只有一条路,就是刷指标,论文这个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假问题也可以发论文,该怎么做,聪明人自然知道,所以呢密集快速取得业绩,不必求真, 帽子筛选的也是这批人。
: 筛选的都是密集兑现浅层思考的,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已生态灭绝。
: 国家既然这么希望原创突破,应该搞难题榜(不能只由学阀定,行业要审核,科研群众要评议),谁搞定难题,优先上帽子职称,一个难题顶一万个灌水, 难题一击杀。
: ...................
--
FROM 113.246.22.*
足球报:李铁认罪!比1.2亿更可怕的是操纵比赛
2023年3月29日
--------------
学术界的学阀们也涉嫌操纵科技项目/帽子评审
【 在 victd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题目可公示评议,成果可公示评议,可回溯,可倒查20年,就可以遏制很多人作妖。
: 其实学术腐败,就是没有搞好科研群众监督,小圈子自审自评自监督。
:
: ...................
--
FROM 119.34.170.*
【 在 supersuper18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确定真的前沿难题在超出某个学科小圈子外的人能多大程度上理解不?比如佩雷尔曼解决的 Poincare conjecture 工作?
:
现在搞科研的很多了,培养了大量人才,不要老是小圈子小圈子!
其次大同行也懂大多数问题,至于庞加莱猜想,那是希尔伯特在数学家大会提出的23个最重要数学问题之一,国际上都张榜百年了,哪个学数学的不知道?
最后,题目是公示的,结题是公开材料的(基金委就做不到这点),国内外都看着,可以倒查20年,只要是“群众”监督,作妖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guan方就是因为 有这种懂的人很少的“意识”,才会让小圈子的人把控。
--
修改:victd FROM 183.6.122.*
FROM 183.6.122.*
一说学术,就张口“只有小圈子”才懂,其实哪怕是再小的方向,干这个的老椒青椒也非常多,而且并不比帽子鉴赏水平差。 再加上大同行,能理解绝大部分问题,可以监督的人更多了。
基金委就是搞这种小圈子人设,所以把项目出题发包评审都给小圈子,尽管现在教授水平高的很多,鉴赏能力完全胜任。
我们培养人才几十年了,人才厚度也很厚了,否则卷啥? 已经有足够条件 进行群众监督, 不要再玩小圈子密室了。
--
修改:victd FROM 183.6.122.*
FROM 183.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