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斯人已逝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
FROM 210.72.80.*
这种文章就是沙币,让作者燃烧一下自己
【 在 P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
FROM 124.126.96.*
是的啊!
明明是被当下焦灼的科研圈氛围卷死的。
【 在 babu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文章就是沙币,让作者燃烧一下自己
--
FROM 210.72.80.*
虽然确实很惨
但减贫文章真的毫无价值
【 在 P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
FROM 223.104.41.*
自我感动、自我消耗、自我毁灭,科研人员的自我三部曲?
--
FROM 119.132.172.*
感动不了,应该反思为什么会卷死。
--
FROM 223.72.70.*
减贫是减少贫困的意思?
【 在 donaldzhu (和梦一起飞)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确实很惨
: 但减贫文章真的毫无价值
: 【 在 PRK 的大作中提到: 】
: :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
FROM 114.252.220.*
做些无所谓的工作还宣称什么事业,在学术圈也是很普遍了
【 在 donaldzhu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确实很惨
: 但减贫文章真的毫无价值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2143A」
--
FROM 123.166.195.*
【 在 PRK 的大作中提到: 】
: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灯光永远凝固在了41岁。李海波教授用120篇论文点亮了减贫研究的夜空,却没能等到亲手栽种的学术森林成林。他的学生说"凌晨两点的邮件总是秒回",这种燃烧自我的科研态度,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
为啥不能中午2点或者早上9点发邮件呢?一定要凌晨2点?
--
FROM 27.115.61.*
我晚上11点之后坚决不工作
宁可早上4、5点起床干活
--
FROM 122.2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