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高校里面除了能做漂亮的理论结果,解决业界实际问题真的太难了
没有工程师工艺师,东西都是学生做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工程做的一地鸡毛。
郭嘉之前把很多技术攻关项目给高校,被坑惨了,现在只给企业院所。
--
FROM 112.96.179.*
有人说大课题组可以请工程师,很多大攻关都是要梁孟松这种总师,你请的起吗?
请普通工程师能干啥,他们能解决的是还能是难题吗?,又想水论文交差?
学阀就不应该掺和工程技术攻关,应该给企业院所。
可是基金委六成经费都是以技术攻关名义给学阀了,结果没啥能用,都是水论文结题。
--
FROM 112.96.179.*
真难题是需要自己真有本事,学阀的有组织科研,靠剥削别人不好使。
--
FROM 112.96.179.*
有道理。本椒经常和企业合作,把关整体设计和核心技术,企业去迭代。学校这套体系就是骗子横行,让真正想做事情的老椒们很痛苦
【 在 dolphi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我自身经历谈一下吧,欢迎拍砖
: 第一,钱;工业届的实际问题一般都需要千百次的试错,这个试错成本太大了,一般的小企业都经受不起,更别说高校了。就是实验器材烧钱这一点,就劝退太多的人了
: 第二,人;企业里面有完善的培养工程师的机制,员工也愿意参与到这样的机制中。高校里的硕士博士对工程实际的参与意愿完全靠自觉。硕士基本就是一年多在组内干活的时间,博士基本是走理论写论文的路子。
: ...................
--
FROM 39.144.224.*
数学的科研成本很低,绝大多数科研成果对短期工业也没直接影响力,造不造假、忽不忽悠都是圈内人的事情,但是其他理工科不一样,科研花纳税人的钱但是不为纳税人创造实际价值,这种造假或者忽悠就是渎职。
【 在 gtgtj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难造假和最难落地的都是理论数学吧
--
FROM 113.81.4.*
高校确实应该研究长远,但是很多研究不是5年,而是500年也没办法商业化,或者从一
开始就根本不关心商业化。
很多老师的所谓横向课题,基本就是骗企业的钱,其实企业也知道你弄不出来,就是借
你的名头,以国有企业为主,要的都是虚名。
【 在 think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高校要研究那些5年内没办法商业化的。研究院研究的是2-5年内可以商业化的。公司做产品,研究1-2年内可以变现的东西。定位不同,不要老拿高校和企业比
--
修改:thinkroad FROM 211.90.236.*
FROM 106.38.62.*
更多时候是企业花个小钱让高校在某个方向探探路,摸摸相关的技术路径
对于他们来说,直接上马项目,技术路线有问题损失就太大了
纯粹所谓骗钱的少,企业也不傻,这种都是有利益勾兑的,都是领导干的事,普通老师搞得横向大部分还是要给企业干活的
【 在 diamonddust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校确实应该研究长远,但是很多研究不是5年,而是500年也没办法商业化,或者从一
: 开始就根本不关心商业化。
: 很多老师的所谓横向课题,基本就是骗企业的钱,其实企业也知道你弄不出来,就是借
: ...................
--
FROM 61.185.207.*
对,我们把高校放在太高位置,大多数985高校都是垃圾。
【 在 dolphinfly (无际)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我自身经历谈一下吧,欢迎拍砖
:
: 第一,钱;工业届的实际问题一般都需要千百次的试错,这个试错成本太大了,一般的小企业都经受不起,更别说高校了。就是实验器材烧钱这一点,就劝退太多的人了
:
--
FROM 113.84.41.*
所以高校把自己的路走死了完全是高校自己的锅,人家院所企业都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争取更多的资源,高校却固步自封自以为是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0.58.*
FROM 111.40.58.*
问题是5年后的钱也没赚到啊,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 在 thinkroad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校要研究那些5年内没办法商业化的。研究院研究的是2-5年内可以商业化的。公司做产品,研究1-2年内可以变现的东西。定位不同,不要老拿高校和企业比
--
FROM 111.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