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就几何原本主要思想体系而言,古希腊极可能是全盘抄袭古埃及
你的分析如果是原创的话,可以考虑投稿,顺便看看数学史专家的意见。
最近几年国内对数学史开始重视起来了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观点如下(全文较长,有兴趣者建议查看知乎,这边全文上传往往会碰到关键字审查):
: 一、“大金字塔”建造意图就是北半球特殊天体数值等比例缩影的可能性极大(存在非常强的强证据,涉及两个极为重要天体数据精度都控制在1%以内),后面整个古希腊(乃至整个古欧洲)时代相对这时的古埃及来说,在与“几何与超精度数”息息相关的两个极为重要天体数据精度控制上反而存在巨大退步!
: 二、笔者认为可以从“数学史分析”角度说明如下几个当前数学界(基本)未意识到的新观点,并就此展开阐述(以下2.2等编号是原文中的编号)。
: ...................
--
FROM 202.120.11.*
大部分几何命题来源于古埃及,我以为这是常识。系统的从公理的角度统一证明这些命题,应该是古希腊人的功劳。因为为什么需要证明?中国有句古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其实说理并不常见,平等的人才需要说理。也即古希腊的公民间说理才是需要的。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兴趣的跟帖留言,后续本人列出一些相关证据。
: 以前也很多人怀疑并发表文章过,我这边主要从数学角度解释“大金字塔”如何做到两个重要天体数字误差均控制在1%角度来阐述“古埃及环境而非古希腊环境更可能是诞生超精确数及几何沃土”,原先这个角度的文章还属空白。
--
FROM 111.163.136.*
你可以看我这部分探究的全文,“大金字塔”应该非常明确的就是北半球的特殊天文数字(北极星大回转周期年限)的缩影,长、高误差都在1%以内,还有好几个角度都能控制误差在1%以内。能做到这么精确的长度及角度误差控制,而且基本每个重要数据都做得到,中间用到的“勾股定理”就不是猜想,而需要将其证明下来才有办法做这样多次的超精度数的误差控制(当前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继续征集乃至重新挖掘古埃及天文考古学方面的证据)。
可以认真看下我知乎发表的全文,也欢迎就全文点评发表反馈意见。
【 在 dqx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部分几何命题来源于古埃及,我以为这是常识。系统的从公理的角度统一证明这些命题,应该是古希腊人的功劳。因为为什么需要证明?中国有句古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其实说理并不常见,平等的人才需要说理。也即古希腊的公民间说理才是需要的。
--
FROM 117.28.3.*
是我原创的,如果有认识清华或北大数学学院的教授,可以蛮给其看下了。投稿的话当前对我来说比较费劲就是(精力局限,我这几年身体不好),我如果精力充沛的话应该是直接过去清华或北大数学学院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当面探讨吧,这部分说不准还能有经费到“大金字塔”及附近做更详尽的现场考察从而挖掘更多可靠的信物或其他证据吧。
对于“几何原本”的历史渊源我们当前还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当前主流观点认为核心思想是古代欧洲原创的,然而这部分依旧缺乏信史或信物或者其他较可靠证据),这部分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学史探索盲区。
【 在 vinbo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分析如果是原创的话,可以考虑投稿,顺便看看数学史专家的意见。
: 最近几年国内对数学史开始重视起来了
:
--
修改:xpu FROM 117.28.3.*
FROM 117.28.3.*
勾股定理古埃及人应该是知道的,古巴比伦人应该知道的更早。不过几何原本重要的不是那些定理,而是把那些零散的定理穿成一条线的想法。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以看我这部分探究的全文,“大金字塔”应该非常明确的就是北半球的特殊天文数字(北极星大回转周期年限)的缩影,长、高误差都在1%以内,还有好几个角度都能控制误差在1%以内。能做到这么精确的长度及角度误差控制,而且基本每个重要数据都做得到,中间用到的“勾股定理”就不是猜想,而需要将其证明下来才有办法做这样多次的超精度数的误差控制(当前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继续征集乃至重新挖掘古埃及天文考古学方面的证据)。
: 可以认真看下我知乎发表的全文,也欢迎就全文点评发表反馈意见。
:
: ...................
--
FROM 111.163.136.*
按照当前主流数学史观点,最早证明勾股定理到古代欧洲才出现,但如果“大金字塔”前后时代就能证明勾股定理的话,在数学史中也应该是很震撼的一件事了。
【 在 dqxl 的大作中提到: 】
: 勾股定理古埃及人应该是知道的,古巴比伦人应该知道的更早。不过几何原本重要的不是那些定理,而是把那些零散的定理穿成一条线的想法。
--
FROM 117.28.3.*
现在是信息社会,你直接发邮件就行了。比方周向宇院士你可以试着联系一下,email见附件。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我原创的,如果有认识清华或北大数学学院的教授,可以蛮给其看下了。投稿的话当前对我来说比较费劲就是(精力局限,我这几年身体不好),我如果精力充沛的话应该是直接过去清华或北大数学学院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当面探讨吧,这部分说不准还能有经费到“大金字塔”及附近做更详尽的现场考察从而挖掘更多可靠的信物或其他证据吧。
: 对于“几何原本”的历史渊源我们当前还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当前主流观点认为核心思想是古代欧洲原创的,然而这部分依旧缺乏信史或信物或者其他较可靠证据),这部分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学史探索盲区。
:
附件(2.8MB) 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_周向宇2022.pdf--
FROM 114.86.10.*
第一次数学危机就是“勾股定理”带来的无理数所引起的。
但如果意识到所在地面整体根本就不是平面,而是“球面”(就好像“大金字塔”的建筑意图十分逼近一个极为完美的“北半球”特殊天文数字比例的缩影,误差在1%以内,甚至个别数值在千分一内),那么对于“无理数”的真实存在估计就会认为比较无关痛痒而不至于出现“第一次数学危机”这样的巨大震撼了。
结合很多数学上的证据,我的观点认为“几何原本”主要思想的绝大部分应该要在“大金字塔建造前后”而不是当前主流数学界认为的“古代欧洲的那会儿”(要知道,前者时间比后者时间提前非常多)。
【 在 dqxl 的大作中提到: 】
: 勾股定理古埃及人应该是知道的,古巴比伦人应该知道的更早。不过几何原本重要的不是那些定理,而是把那些零散的定理穿成一条线的想法。
--
FROM 117.28.3.*
古埃及人的勾股定理的证据是什么?
我之前一直以为中国勾股定理只有勾三股四弦五而没有证明,这件事甚至写进了小学课本。但是最近周向宇院士挖了挖,确实是商高在《周髀算经》已经证明了,之前不被承认是因为没人看懂原文的“环而共盘”那一堆话是啥意思。现在周向宇的解读据说已经被西方接受了。(看我上面上传的文章)
【 在 dqxl 的大作中提到: 】
: 勾股定理古埃及人应该是知道的,古巴比伦人应该知道的更早。不过几何原本重要的不是那些定理,而是把那些零散的定理穿成一条线的想法。
--
FROM 114.86.10.*
证据就是古埃及人熟练的运用这个知识,至于证明,其实证明这个概念古埃及人可能不熟悉。毕竟古埃及作为一个神权泛滥的国度,什么证明也不如神的指示更神圣。
【 在 vinb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埃及人的勾股定理的证据是什么?
: 我之前一直以为中国勾股定理只有勾三股四弦五而没有证明,这件事甚至写进了小学课本。但是最近周向宇院士挖了挖,确实是商高在《周髀算经》已经证明了,之前不被承认是因为没人看懂原文的“环而共盘”那一堆话是啥意思。现在周向宇的解读据说已经被西方接受了。(看我上面上传的文章)
--
FROM 111.16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