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郑永年:中国学者获不了诺奖,是因为有太多的“帽子”“级别”
【 在 fatcat 的大作中提到: 】
有帽子还比什么都没有强。
诺奖要有土壤、种子,还要外部环境优良,
我们现在种子有些了,
土壤和外部环境还有待改良,
开花结果还需时日。
--
修改:wvw FROM 123.191.190.*
FROM 123.191.190.*
很简单 项目评审权下放到普通教师就行了
【 在 fatcat (肥猫,越来越肥,咋办呢) 的大作中提到: 】
:
:
:
: --
--
FROM 183.241.204.*
穷人思维,改不了的。
它承担不起失败。
东大欣赏的是花1毛钱干成1000亿的效果,就是好比这两天杭高院的成果。
但是假如花了10万块没做成,天就塌了
【 在 schsch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简单 项目评审权下放到普通教师就行了
--
FROM 112.10.182.*
都想着巴结讨好学阀、领导了,哪还还有思想火花呢?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支持郑永年反对帽子,级别。
: 但这和诺奖没啥关系,很多诺奖就是顶级学者一时的灵光咋现。只要顶级水平的学者足够多,思想火花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
--
FROM 222.129.7.*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支持郑永年反对帽子,级别。
: 但这和诺奖没啥关系,很多诺奖就是顶级学者一时的灵光咋现。只要顶级水平的学者足够多,思想火花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
灵光乍现最基本的前提一个是人才总数量
另一个更关键的因素的尽可能有极大的自由思想
光有数量确实没意义,处处都是高压线
搞个研究发个论文,五千字里面恨不得三千字都是敏感发不出来的
这要能搞得好就怪了
--
FROM 114.250.4.*
人才总数量现在可庞大呢,好几千万的规模
【 在 ximus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灵光乍现最基本的前提一个是人才总数量
: 另一个更关键的因素的尽可能有极大的自由思想
: 光有数量确实没意义,处处都是高压线
: ...................
--
FROM 112.10.182.*
杨振宁为什么有人吹?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诺奖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中国学者要去获得?
: 中国科研人员所能争取获得的最高奖项,难道不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么?
: 发自「今日水木 on 24072PX77C」
--
FROM 115.171.40.*
很快被领导摘桃子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支持郑永年反对帽子,级别。
: 但这和诺奖没啥关系,很多诺奖就是顶级学者一时的灵光咋现。只要顶级水平的学者足够多,思想火花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
--
FROM 115.171.40.*
【 在 zfbdcyj 的大作中提到: 】
: 帽子体系是中国独有的。
:
国外的终身教授
--
FROM 120.219.119.*
帽子体系下的顶级学者。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认为那些帽子是顶级学者,只不过占据着顶级资源。
--
FROM 112.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