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
【 在 Scatte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党校徐教授的说法,主要的问题是这样的(关于图片误用的),
: 1.程序上不完整,专家组组长是谁,组员的遴选机制没有说清楚,专家组长甚至全体组员要回应上下的质疑的,应该予以公布,并且组员是否有相应的能力也应公布回应质疑。
: 2.内容上不完整,结论需要有内容支撑,为什么是“图片误用”?这个需要进行定义,并且一篇一篇文章给出分析意见,“图片误用”分不分程度,周正龙是不是图片误用?这些都要说清楚,这样别人质疑也有具体内容,回应质疑也有依据。专家组得出的结论是否是一致同意,有没有专家有保留意见?该意见是否记录在案,如果有予以公布。
: 3.结论是否能够站住脚,第一,符不符合科研规则和科研规律,能不能在国内国际上站住脚,甚至能不能在国内国际上作为处理同样问题的援引的规则?如果不能,就需要做说明。
: 4.结论是否能经得起检验。既然确定了“图片误用”这个说法,以后其他的科研工作者有同样的问题是否按照同一标准处理,这个标准是什么需要说清楚。所以一方面是内容不完整,一方面是这个内容能不能经过实践检验,指导未来工作?联合工作组涉及众多主管单位,这些单位执不执行“图片误用”的标准?这些都要考虑清楚。
: 至于裴钢论文这件事,其实不大,实验不能重复撤稿了事,实验做的糙也屡见不鲜,证明有意作假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饶毅说这个事情不大,就是面子上不好看而已。但是“图片误用”这个事情很严重,现在不仅仅是曹雪涛等人的问题,牵出来更严重的问题:科研主管部门到底以什么态度和原则来指导科研工作。
来自 VOG-L29
--
FROM 59.6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