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校里学院书记的角色。
基本上是个杂活头子的角色。高校里学校书记很牛逼,现在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是学院层级的书记没这个说法,学院的分工,学科、科研、研究生、人事这些基本上都是院长来管,书记分管的是党务、群团、工会、退协这些。学院的其他副院长,配齐的话有四个,教学副院长、科研副院长一般是老师兼任,业务上配合院长为主;行政副院长、学工副院长(一般也是副书记)一般是专职行政人员担任,业务上配合书记为主。虽然有个党政联席会议,但一般不会对对方分管的事务横加干涉。学院书记属于比较典型的权小责任大的岗位,出了事都会问责到书记,但相对院长并无多大实权。
因而正常情况下,王书记作为学院书记和姜老师基本上工作没什么交集。可能的交集,姜老师犯了和学生有关的错误,书记可能会过问,比如学生举报教学事故等,但一般也先是教学副院长和学工副院长(副书记)来协调处理。
2、高校里评职称。
正规的高校,985、211这种,评职称的基本条件是明文规定的,以人文社科为例,论文多少,其中权威期刊几篇,项目什么等级,获奖什么等级,教学成果什么等级,都很明确。而且门槛不低,对青椒而言,能达到这个基本条件就已经非常难。而且这个条件每隔几年(一般不会少于五年)会抬高。但符合这个条件只是第一步,满足了条件之后,第二步是外评,一般会送到更高等级的高校同行去评审,会淘汰掉一部分。然后第三步是会评,由学校高评委来评,一般来说,那些论文、项目优势特别明显的,肯定会通过,但是那些超过基本条件不多的,就比较玄,会因为学院平衡、大佬关系等这种因素被差额掉。
3、所谓政审、师德师风。
评职称,如果是党员的话,会有基层党组织意见,但从来都是个形式,也不被重视。
这个和政审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政审是查出身、查社会关系、查政治表现,在高校里只有提拔干部,毕业生选调和公务员录取这些,才会有政审这个关节,其实也并不较真。但直系亲属有刑事处分的,应该按规定会影响。
对普通老师评职称而言,师德师风是一票否决的,但这个一票否决基本上不会放到评的环节,因为就不会让参评。而且师德师风出问题,必须是有相关事件,比如性骚扰、比如学术不端,这些都需要确定的事实,而且事实确定后,基本上会有党纪政纪处分,有了处分,那么根据职称评聘文件的规定,多少年之内不得参加职称评聘,都是明的规定。没有这些事实和处分,谁敢说谁师德师风不合格?也没法说。
综上:正常情况下,作为学院书记的王书记不会实质参与到职称评聘工作中,也没这方面权力,而且和姜老师也不会有什么工作交集。
所以,某旦的这起凶杀案就疑窦丛生。从目前的情况看,姜老师精神上应该有问题,这个应该确定了。而王书记,如果仅仅是传声筒,被姜老师杀害,太无辜。但个人觉得从姜老师杀人的蓄谋性、凶残性来看,这种可能性难以信服。更有可能是,两人应该有私人恩怨,但目前并无任何靠谱的信息。
--
FROM 11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