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新闻炸了锅,新闻大致如下:
1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发布两项重磅科研进展。首席科学家王中林院士经过数年研究和实验验证,对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了成功拓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期的国际学术期刊《Materials Today》。
拓展型麦克斯韦方程组将麦克斯韦方程组基于静态电磁场理论推广到运动介质的情形,成功拓展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运用范围,奠定了运动介质电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据报道,这是中国科研机构对经典物理学基础理论创新作出的一次重要贡献。
据说,该新闻引起了国内理论物理学界的群嘲。在水木论坛中,各种批判也风起云涌,很多人将之归为吹牛骗钱的;还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科研界无甚成果,都是因为王老师这样的混吃混喝的骗子太多。说实话,本人也不咋信王老师的新理论最终成立。
但问题是,这个新理论是对是错真的重要么?在科学领域,本就无所谓绝对正确。现有的,看起来绝对正确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最终也会如相对论修正牛顿力学一般,被新理论所修正。
回顾原子结构理论、量子力学、相对论的提出,它们是一夜之间提出来,然后全对的么?显然不是的!上述物理学基石的提出过程,也是一位又一位科学家提出新理论,然后大部分被证明是错的,少部分被证明是部分对的;在众多错误、部分正确新理论的综合对比下,最终由某位科学家从中总结出新的、正确的理论。
也就是说,对新理论来说,重要的是有人敢于提出!没人敢于提出新理论,才是最大的问题!
回顾王老师新闻,个人认为,只要王老师是按照正常程序撰写、发表,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那他提出新理论的行为就没有错。同样的,理论物理学界对王老师的群嘲,可能也没有错。正是在这样的“提出新理论——被批驳——修改新理论——......”的循环中,最终的、得到广泛承认的新理论得以确立。
所以说,对中国科研的进步来说,王老师提出的新理论最终是否成立并不重要。对了,获得了新理论;错了,至少大概率确认了,这个地方有问题,需要改进。反倒是,有人敢于对现有物理学基石发出挑战的行为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只是在前人走出的道路上循规蹈矩,那中国科研永远只会如现在一般,无法做出诺奖级别、开宗立派式的重磅成果。
看了诸多回帖,在此补充一句:奉劝各位自诩专家的看官,如认为王的理论是扯蛋,那就写文章反驳他;在这个风暴眼上,此类文章将比平时更容易发表。如此,既对王进行了最有力的回击,自己也收获了一篇高质量SCI,升职加薪有望。如无能力撰写反驳文章,或者无法通过同行评议发表,那说明你的能力不足以评价新理论的正确与否;那最好参考我的做法,只看过程是否合规,而不对结果做出评价,坐看神仙打架即可。
--
修改:shearyli FROM 112.44.234.*
FROM 112.4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