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科研分工不是什么大问题。比如有些欧美实验室有专门写论文和做demo的人员。
真正破坏多样性的是帽子和胜者为王的科研环境,要生存只能做短平快的研究。
【 在 tiani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很多,但从师资建设方面看,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不看好国内的科研创新能力,至少30年内不会拉近跟美帝的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高校把院系当公司在管理(有人负责外联,有人负责本子,有人负责带学生干活);当做自己事业的传承(招自己人,自己的学生,这样好管理)。
--
FROM 120.23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