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先不说,首先反对楼主的第4条。现在的资助面已经非常广了,资助率也在合理区间内,用降低资助强度的方式提高资助率只会导致资助效果变差!
NSFC青年一年2万多项/年,比面上还多近2千项,这就已经非常离谱了。NSFC资助项目数近5万项/年,是美国NSF资助项目数的4倍多,这已经非常可以了,即使按照人口比例我们的资助项目数量也不比美国差。
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NSFC的申请数量高达30万项/年,是NSF申请数量的7倍多?要知道近几年我国博士毕业生约6万人/年,只比美国多5千人左右而已啊,为何申请量如此爆炸?下面那篇论文分析了申请量增长的原因,我从中摘出来了一段。
所以我的观点是,问题根本就不在基金委这边,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国高校没有建立起分类评价体系,把所有的人都捆绑在国家级项目上了,导致所有层次的教师都被迫去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基金委只是个基础研究资助机构,背着这个黑锅天天挨骂可真是太冤了!
[1] 贾雷坡,张丽萍,王长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00—2019年发展情况分析——对加强依托单位管理的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2021,35(04):581-588.doi:10.16262/j.cnki.1000-8217.2021.04.009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连年下降与部分依托单位片面追求提高项目申请数量,而忽视了对项目申请质量的把关不无关系。具体表现在,一部分依托单位通过下指标、发奖励、惩罚性激励等方式盲目提高申请量,甚至一些非科研岗的人员也不得不写申请书,既耽误工作时间,又浪费管理资源和专家资源;还有一部分依托单位将基金项目与科研人员晋升、工资、奖金等简单挂钩。这种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是导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 在 gegegeg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出所料,基金委又一次给每个申请人发了问卷调查,不知基金委会不会看大家给的意见和建议啊?
: 不过我带着疑问的心情还是写了一些意见,意见如下。
: 1,建议量化研究成果(所有文章专利)。量化标准为可参考**大学科研分算分方法,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算一篇,第一作者非第一单位0.5篇,第一通讯作者算1篇,非第一通讯作者0.2篇。第一单位的各作者的贡献由主导者分配全部的1。建议分数为影响因子*篇数。
: ...................
--
修改:superuirui FROM 111.40.58.*
FROM 111.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