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彭渤(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今年以来,给Elsevier旗下的期刊(均为所谓Top期刊,计5个专业期刊)审稿10多篇,加上拒审的几篇文章,平均每月接到2篇论文审稿邀请。审稿的文章中大多为国内作者的投稿论文。
以前谈过论文的作用,今天觉得:论文还是科研现状或者一些科研问题的反映。在此作初浅分析。
为写此文,特意查阅评审过的每篇论文的审稿结论,发现大多得到“拒稿”的审稿结论。
其中有些文章,我给出拒稿结论,其他审稿人也得出拒稿的结论而最终拒稿;有些文章是我的审稿结论是Major revision,但因其他审稿人得出拒稿的结论而最终拒稿。
就是说,本人在审稿时,对待论文的态度并不比其他审稿人更苛刻、要求更高,而是适当还留有分寸。
这些论文反映出来的问题,个人觉得还是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虽然论文不是科研的全部,论文也不是评价科研的唯一指标,但论文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折射出来的问题,可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特别是多位作者、不同单位不同作者的论文所共同体现出来的问题,那就是问题的问题了。
从评阅的10多篇论文看,本人觉得如下两个问题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注意,以下谈到的现象与作者得到的审稿结论不一定一一对应,切勿对号入座!)
第一个问题就是得到课题资助,基本不做工作也想发论文。有2篇文章,作为研究论文(非综述论文),但从头到尾没有一个自己或自己课题组得到的数据资料,也把稿件投出来并被送审了。
我在审阅这两篇论文时,发现都是来头较大的牛作者或者其课题组的论文。因为作者论文在后头的Acknowledgments部分都署上了多个闪耀的N级课题资助。
得到这么多课题经费的资助,提交的投稿论文却没有一个自己的、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所有的数据资料都引自前人已发表的文献,或者论文中只有图来表达结果,但没有一个原始数据。
我认为,在科研经费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有幸得到资助却根本不做事,或者还没有做事就想先把文章发出来,以备交差结题之用,这是很不可取的科研态度。
说得重一点,就是投机取巧的科研。如果课题从开题到结题,都没有一个自己的数据资料,或者根本没有按课题设计进行具体相关科研工作,那说是骗取科研经费,一点也不为过。
联想到几次有研究生通过邮件向我索要有关数据资料、样品等事情,本人觉得这种不作为的科研现象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确实客观存在。故此,课题结题除了看发表论文之外,还应该有更严格的考查方式。
第二个问题就是得到课题资助,偷工减料做科研也想发论文。这种偷工减料、应付交差式的科研就是并不是扎实、认真地开展工作,而是蜻蜓点水、抓痒式地进行科研。
比如3篇研究河流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讨论的是覆盖数万平方公里范围的污染问题,可是提供的素材就是几十个样品的分析数据,然后左评价右评价、这统计那统计地分析一通,得出一些不痛不痒的结论和认识。论文最后也是署上多个N级课题资助。
还有一篇文章研究的则是数千多公里长的河流污染问题,可提供的素材也就有几十个样品的分析数据,而且还不提供原始分析结果(原始分析结果才能体现工作和数据的可靠性),得出一些宏观决策式的结论和认识,也是署上多个N级课题的资助。
更有一篇文章讨论多条跨省区河流污染问题,也是几十个样品的分析数据,然后反复统计分析和评价,得出一些与所得数据基本无关的结论和认识,硬是在文后署上多个N级课题的资助。
在研究大规模、大范围河流污染问题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得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取得可靠的分析结果。不然统计分析及其模型再先进再高端,文章也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未达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如果没有署上多个N级课题的资助,自娱自乐也无所谓。但你投稿论文署上了多个N级课题的资助,这就不能按自娱自乐来对待,这就反映了一种应对科研的态度。特别是反映了作者获得大量经费、多个课题资助的科研工作部分真实情况。因此,笔者个人认为,科研课题结题到了严格把关的时候了。
也许,但愿,上述审稿过程中觉察到的科研问题,在现实中其实不存在,或者只是极少数的个别情况。作为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谨此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共勉。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彭渤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096-1354006.html
--
FROM 199.10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