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持仓无人问,一朝卖出天下知。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
四川省的西南财经大学,一下成了网络话题。
据说,在去年,他没有通过考核。西南财经大学就把戴布维格给辞退了。
但很多网友就在痛惜:这是中国大学离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的一次。
如果西南财经大学再多聘戴布维格一年,那么,这次诺奖评选,西南财经大学可就是最大赢家了。
也有网友调侃,可见西南财经大学考核有多严、要求有多高,连诺奖得主都通不过。
当然,原因真假不知道。
但从戴布维格教授的个人主页上看,他自己也写着担任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的时间是2010-2021年。
戴布维格教授是被西南财经大学解雇了的,还是主动辞职的,或者就是合同到期,双方没有意愿续签,没法确定。
但能确定的是,戴布维格教授的确担任过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而且,现在不是了。
看起来,是不是很可惜?
有网友就评价,这是历史级的失误。
可实际上,并不是。
记得几年前,有媒体宣传中国某某大学,或者某某中学毕业生的老公得诺奖,有了一个诺奖女婿,一副很荣耀的样子。
但实际上,有半毛钱关系吗?
评诺奖讲的是研究,并不是亲缘。
同样的道理,即便是戴布维格教授还在西南财经大学,也没有特别值得庆贺的。
如果说要庆贺,大概像有了一个诺奖女婿一样。略显滑稽。
为什么这么说?
其一,戴布维格教授并不是全职在西南财经大学工作。
根据他自己写的简历,他从1990年9月到现在(September 1990—present),一直担任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的Boatmen's Bancshares银行和金融学教授。
注意是从1990年9月一直到现在。
而他到西南财经大学,只是每年夏天访学。这种做法在学术圈很常见。
也就是说,他全职工作在美国,本质上他不是中国学者。
这也说明有种可能,戴布维格教授即便真的是没有通过考核,也不一定是因为在西南财经大学眼里水平不行。
也可能是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当时考核约定每年要在学校工作满多长时间。
但因为一些情况,他没干满规定的时间,所以,就考核不通过。
其二,更重要的是,这次获得诺奖的成果和西南财经大学并没有多大关系。
根据诺奖官网的信息,戴布维格教授这次获奖是因为他在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而戴布维格教授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在1980-1990年代做出来,发表的。
并不是他在西南财经大学时做出来的。
一个学者得了诺奖,最值得庆祝的首先是他做出成果时所在的研究机构,然后是他就读过的大学。
其他机构更多是“强蹭”而已。
回过头来说,戴布维格教授这次拿了诺奖,完全没必要为西南财经大学惋惜,或者指责西南财经大学。
因为,原本就没有多少关系。
只要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学者,摒弃浮躁的心态,抛掉追名逐利的想法,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会拿到自己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而不用去强蹭别人了。因为那不够硬气,也很没意思。
自己的奖,要自己拿。
就类似于说“我的朋友克林顿”,当然说这话的人后来锒铛入狱了。
--
修改:Input FROM 113.108.247.*
FROM 113.1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