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导读】今天,港大马毅教授,正式出任计算机系主任,和姚兆明教授一起推进港大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
今天,马毅教授正式接任港大计算系主任。
图片
此次履新,姚兆明教授将成为马毅的新副系主任。
图片
马毅正式出任港大计算机系主任
去年11月,正值马毅教授的50岁生日之际,宣布了自己将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停薪留职」。
今年1月,马教授正式加入香港大学,出任数据科学研究院院长。
图片
作为一名名扬海内外的学术大牛,马教授今年也恰逢「知天命」之年。
他在微博上表示,自己的「初心」依然是致力于弘扬「科学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当时,马教授还回顾了过去五年的经历,感慨自己过去五年在伯克利已经完成了远超过十年的工作量。
图片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牛、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知名学者,马毅教授的履历一直十分优秀。
图片
早在上学时的马毅就崭露出了头角,他曾1994年获得了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第二年,便获得了清华大学自动化与应用数学的双学士学位。
毕业后,马教授求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并于1997年获EECS硕士学位,2000年获数学硕士学位与EECS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研究,也在1999年的ICCV上获得了David Marr最佳论文奖。
此后,他在2004年ECCV上与R. Vidal一起获得了Longuet-Higgins最佳论文奖的荣誉奖,在2009年亚洲计算机视觉会议(ACCV)上与他的学生Shankar Rao、Hossein Mobahi和Allen Yang一起获得了Sang Uk Lee最佳学生论文奖,以及2015年IMA信息与推理杂志的最佳论文奖二等奖。
2009年,他获得了微软颁发的金星奖,并于2012年获得微软亚洲研究院颁发的年度最佳研究团队奖。他曾被列入伊利诺伊大学01年春季、02年秋季和06年春季优秀教师名单。
2016年,马毅被汤森路透的Clarivate Analytics评为全球高引学者,并被Semantic Scholar评为世界计算机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作者前50名。
图片
去年10月,马毅教授的AI综述论文还被ReadPaper评选为10月最佳论文。
图片
目前,马教授共计发表了160多篇学术论文,并撰写过计算机视觉、统计学习、数据科学相关的三本教科书。
图片
他的研究兴趣包括3D计算机视觉、高维数据的低维模型、可扩展性优化和机器学习,近来的研究主题包括大规模3D几何重构和交互以及低维模型与深度网络的关系。
此前,马毅教授曾在2000年-2011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任教,并成为该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教授,并在之后担任该校兼职教授。
期间,他还在2007年春季休假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系担任访问教授。
2006年秋季休假期间,他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访问高级研究员。
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视觉计算组的研究经理和首席研究员。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马毅在上海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教授,后任执行院长。
2018年,他加入了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
在学术上的卓越表现,让马毅在2013年成为IEEE Fellow,2017年成为ACM Fellow,2020年成为SIAM Fellow。并多次担任ICCV、CVPR和NIPS的区域主席,以及ICCV 2013的程序主席和ICCV 2015的大会主席。
--
修改:Dankeschon FROM 183.46.133.*
FROM 183.4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