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持续深入推进新时期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和成效,但同时在面上项目资助与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现象。
1.面上项目资助经费占比逐年下降,资助率持续降低。近十年来自然科学基金整体经费增加40%,但面上项目资助金额在自然科学基金整体经费中占比持续下降,由2012年最高的53.76%下降到2022年的33.27%。同时,面上项目的资助率近十年也在不断下滑,由2014年的最高值25.35%下降至2022年的17.56%。虽然面上项目资助金额及资助量每年均有所增加,但随着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现有的面上项目资助规模无法有效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科研人员的申请需求。
2.“鼓励探索、突出原创”“共性导向、交叉融通”两类项目申请占比持续下降,四类科学问题属性定义与评审标准需进一步优化。基于四类科学问题属性申请与评审的改革举措推行以来,“鼓励探索、突出原创”类项目申请占比逐年下降,反映科研人员在申请项目时日益理性。但同时,调研中也发现“鼓励探索、突出原创”类项目申请资助率偏低(图5.1),影响了科研人员申请“鼓励探索、突出原创”类项目的积极性。2022年面上项目“鼓励探索、突出原创”问题属性批准资助项数占比仅为2.48%。“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类项目问题属性也存在类似现象。调研发现资助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包括:“原创”的定义仍不够清晰,造成申请人与评审专家难以形成共识;评审专家对于“鼓励探索、突出原创”类项目的评审要求往往更加严格,在评审中仍偏向考核项目申请的研究基础和可行性等,但真正的原创项目难有好的研究基础、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
图5.1 2020-2022年面上项目四类科学问题属性资助占比、资助率情况
3.少数申请代码连续两年零资助,申请代码体系需动态优化。2022年面上项目申请数116561项,在全部1264个二级申请代码中的覆盖率为98.81%,存在15个二级申请代码零申请。其中A2704(核的基本对称性)2020年、2022年两年未有申请。C2107(颠覆性生物技术)等7个二级申请代码2021年、2022年连续零资助。
|有关建议
在国际形势不断复杂化的今天,基础研究引领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愈加凸显。我国基础研究呈现出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态势,面上项目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基本、且覆盖面最广的资助项目类别,形成了基础研究“基本盘”,稳定支持各学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筑牢学科发展基础。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自然科学基金系统性改革,在应对重大挑战中实现科研范式转变,围绕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提出以下评估建议。
1.进一步提升面上项目经费在自然科学基金总体经费中的占比,适当提升面上项目资助率。
建议:
一是遏制面上项目经费在自然科学基金总体经费中占比逐年下降的趋势,进一步提升面上项目的资助规模;
二是进一步提升面上项目资助率,力争回复至2014年25%的资助率水平。
2.进一步明确四类科学问题属性内涵边界,多措并举鼓励原创和交叉。
建议:
进一步明确“原创”的层级和判断标准,完善四类科学问题属性分类评审标准,淡化对“鼓励探索、突出原创”“共性导向、交叉融通”两类项目申请的研究基础、可行性的考核。优化评审机制,探索出台对“鼓励探索、突出原创”“共性导向、交叉融通”两类项目申请的倾斜资助措施。
3.统筹推进学科全面布局,及时分析研究动态调整多年未有申请的申请代码。
建议:
针对少数二级申请代码多年未有申请和资助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并进行动态调整;对于发展速度较快的前沿热点学科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科领域,及时设置调整申请代码,以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
--
FROM 122.238.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