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Oversea 讨论区 】
发信人: bergen (文七郎), 信区: Oversea
标 题: 勤奋对天分替代大背景下的悲剧
发信站: 水木社区 (Wed Aug 30 07:35:14 2023), 站内
从咱们上学的年代,出身贫寒,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学生就颇受青睐,以至于很多人的自述有意识的包装成那种。问题是,这些人一路走来,承担积累了太多压力,并没有卸下,并不是有足够安全余量应对未来的压力。
另一面,高考,科研越来越不具有智商筛选的作用,只要肯投入时间,承受超负荷压力,资质平平也能过关,所有这些,没有足够天资去从事科研,过去积累的压力,以及没有足够的心理负担能力,求学路上逐步积累,最终以一定比例,或者特定阶段爆发。
过去包装的贫寒子弟,天分高。没有各种助力背景,能取得成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往往具有强大的心理承认能力。
如今高考或者科研不具备筛选功能,天分平平,只要肯吃苦就能走到这一步。很多人天分不足以满足科研需要,加之贫困,经济压力大,并没有太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交叉挤压,容易出事。
勤奋对天分的替代,不仅仅学生,老师也是如此,大量天资平平,勤奋超人的老师占据高校。组里的压力很大,氛围很差,贫困,家庭压力,科研受挫,再想不开,几种因素汇集,问题爆发。
这些年传言的华人老板压榨学生,其实是勤奋替代天分大背景之下的,压力变大是客观现象,心不够大,不能乐观看待又强化了负面感受,多面综合。
科研求学,对寒门子弟,双重意义,一是进身之阶,改变现状的途径,为此不惜全身心投入,搞的自己疲惫不堪,同时对外面了解甚少,不知道还有其他选择。
另一面,是最后一根稻草,除了科研一无是处,科研失败,不能毕业等于身败名裂,人生毁灭。失去学位,收入,未来的工作和希望,包括身份,家庭一切。从这个角度,就很容易理解他们的投入,绝望和不顾一切。
天分最好的学生,能够轻松面对这些,即使失败也能坦然接受。天分中偏上的人,难以从事科研。出事的都是踮踮脚够得着,一放松就滑落的那一群。但是人不可能几年,十几年踮脚一直坚持。最后来个不好的结果,就像做了12博后的复旦博士。选择12年的坚持,就蕴含着最后的结果。
--
修改:bergen FROM 36.143.142.*
FROM 36.14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