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帖现在看不了了,拷贝过来重新发帖。与诸位共勉
目前情况到2024年国庆。
1.带领一个硕士生解决了一个小领域中的一个小问题,这是理论研究,试图建立一种概念,以后自己写教材时,关于基本理论部分也打算把它写进去。这个算是另一个职业生涯的微小成就。这个硕士研究生还是很有创造力的。希望他能申到一个好地方读博。在进行这个工作中,发现自己当年的群论真的没学好,只能避开群论用其他方法了,好在咱是野路子大师。这个理论方向感觉已经做到头了,该找新的方向了。
2.招生断了一年,今年没有研究生毕业。
3.开始着手写一个实验方面的讲义,这个是要和几个老师合作,不过不急。
4.刚毕业的那个我教他技术的博士,最近给了我一点技术上的震撼,看来我不做实验太久没有进步了。
5.给一个学术会议打杂,对接组委会、召集人、参会代表、赞助商以及会场,算是涨了经验了。
6.面上又没中,看来要另寻出路了。
7.心态有了一些变化,原本什么都不想干,因为各种原因,远的近的,国际国内单位家庭,还得出来做事;好在这是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有很多机会,只是感觉留给自己的时间很急迫了。年纪大了本来心态应该更平和,结果阅历多了,心态反而更激进,也许这就是激荡年代的产物吧。
8.节后要重新开始实验工作,回到起点重新出发。
2023年7月
1.最近那个小问题的第二篇文章已经完成校样,大概八月那期能出来,杂志是一个4区杂志。对我自己来讲,两篇文章把一个小问题彻底解决了,自认为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小成就。后续可以拓展一下内容,但是感觉也没啥有意义的结果了,这个以后再说吧。第三个研究生顺利毕业,找到了工作,挺好。
2.去年发了一篇文章,这个文章的idea是最初指导本科毕设时发现的,后来仔细做了做,写了文章,但是接连被拒,最后也算是发出来了。这篇文章是我职业生涯的另一个小成就。它用解析方法证明了某种定量测量中存在的规律性。
3.今年带了四个本科毕设,包括一个留学生。其中给两个同学的研究题目,有些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值得进一步深入。
4.其中一个毕设同学做的内容,对我写的讲义内容会有所贡献,准备把实验搬到课堂演示。
5.跟我学习实验技术,并且在一段时间内是我实验助手的一个博士生,今年我做答辩秘书,毕业了,最近问他,原来他最终去了我本科同学那里,祝福他。
6.下一步的科研工作,还没有想好。
目前情况到2022年9月底:
1.之前琢磨的一个小问题已经有了较为彻底的结果。之前第一个硕士生发表的文章是基于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结果,目前已经和第三个硕士生拓展到一般情况,并且得到了较为彻底的结果。这个问题在其理论框架内基本结束了。这个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大概四五年的时间,两个研究生都出了不少力。
2.今年第二个研究生毕业,这个学生很不错,很有能力。
3.今年开始给研究生上一门专业课,期间也在补充讲义,发现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更深入了一点。
4.从未来回头来看,这是风起云涌的时代,希望我们都能有各自的贡献。
与各位共勉!
目前情况到2022年初:
1.之前琢磨的一个小问题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带着第一个硕士生先发了一篇文章,预计今年带着第三个硕士生把工作继续推进的下一阶段。
2.去年带着第二个硕士生把博后期间发的文章继续推进了一点,也发了一篇文章,学生能毕业了。然后春天时把他实验工作写成文章投出去,这是算是和我博士期间工作有脉络的关联,算是把之前的博士方向又捡起来了。
3.讲义已经写了接近300页了,预计还要完善几年。
4.我隐约发现,两个学生的方向虽然不一样,但是继续深入下去会相互支持了。
5.虽然发的文章都是4区杂志,但是我发现所有我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文章,我都很喜欢,无论杂志档次高低。这些文章我熟悉所有细节。这种感觉挺好。
与各位共勉!
原贴:
今年是国庆70周年,今年马上40岁了,40-50之间,还有一些创造力,也有一些之前的积累,希望能够做一些成果出来,比如解决几个小问题,写本专业教材,培养几个学生。也算职业生涯中的一点成就,为社会的一点贡献吧。
国庆80周年的时候,总结一下。
立帖为证
--
FROM 117.1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