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百度贴吧“化学”吧)有个网友比较认真地看完我所表达的主要意思并较理性地进行回复(理性探讨非常重要,中长期的低浓度的超标二氧化碳基本上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在此将部分回复单独开一个楼层,便于更多人更好了解楼主想表达的主要意思。
1、对于长期通风条件较差的睡眠环境、长期需要较集中注意力并且同时出现通风条件较差的教室环境、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等情况(以上情况甚至会叠加出现),人体通过加快呼吸排出超标值效果要打折扣甚至大打折扣。
2、“美国将职业二氧化碳接触限值设定为8小时内0.5%(5000ppm)。[54]在这种CO2浓度下,国际空间站的工作人员出现了头痛、嗜睡、思维迟钝、情绪烦躁和睡眠中断等症状。”二氧化碳长期暴露标准5000ppm(0.5%)上下的话,对应时间范围一般只是8小时。
然而长期的通风不良卧室环境、教室环境等场景(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等人群对类似场景要更敏感,长期暴露的超标数值一般要更低)的累计时间往往是8小时*10天、8小时*100天、乃至8小时*1000天或更久,因此“二氧化碳的长期暴露标准均为5000ppm(0.5%)”是尚未考虑到更长累计时间的旧标准。
综上,建议更科学的新标准尽快完善并尽快科普宣传!
--
修改:xpu FROM 120.33.184.*
FROM 120.3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