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系去年招了一个北京某中9的博士生,冀省牛城人,很年轻,27岁就毕业了。新院长实行改革,虽然安排在我们系,但不从事教学,只一心科研。一开始我们系里开教职工会议,他还很实在的跑来一起侯坐在会议室,然后每次都被系主任赶走,说这是教学会,没你的事。
院长时不时去他的办公室监工他和另外两个新职工,虽然没有明言,但实则需要坐班,这种处境让我心生怜悯,感觉像被囚禁圈养的填鸭,没有任何自由。奖励绩效方面,因为没有论文课题,绩效就是0。去年年末他跟我抱怨,说他跟研究生学校签订了协议,博士学位论文拆分发表论文的话,第一作者单位必须还是原学校,而不能是我们单位。我有天忍不住问了他,现在月薪到手多少,他打开手机银行,展示给我看:5800元。
这周一,他递交了省自青的本子,上个月20日交了国自青的本子,今天见我倒是轻松了不少。办公室没人,他忽然问我:诺哥,我要是国青中不了怎么办,我真的快崩溃了,你说我躺平会怎么样?
我抬起头看着他,他的精神状态确实不怎么好,想当初去年院长介绍的时候,是多么意义风发的一个小伙子。我心头泛上一丝不忍,鼓励他道,不要气馁,国青就是一个人的事,与就职的平台关系不大,你资质这么好,应该没问题的。
我说前两年,隔壁院的的新院长,新官上任就把学院两年没有发过论文,两年没有经费到账,两年没有带过学生的老师名单在学院大会上进行宣读,并进行“公示”。还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如果要躺去其他地方躺。这个院长后来深受校领导的赞扬。我们学院没有跟风,因为老院长比较佛系。
但这种公开对知识分子的羞辱只不过是最低级的pua,如果脸皮厚就无所谓,仍然可以躺。所以疫情后,学校从非升即走的高校取经,学习了比较聪明的奖惩制度,每年设置不同的考核条件,不达标就扣钱。大家工资本来就很低,把学院所有其他可发工资的钱做成“奖励绩效池”,按考核指标分钱,这种做法符合国家按劳分配不吃大锅饭的初衷,所以你申述无门的;同时,完不成指标的分配更多“低端”的任务。一年没文章、没项目,第二年的月薪扣30%,扣一年。新一年的工资根据前一年的表现而定。如果3年聘期考核不过,可能会降级转岗。但目前没有见过,因为还未满3年。
小伙子似乎并没有听明白,还愣愣的问我,那扣光了也没几个钱啊,我说你上班为了什么,你富二代带薪上班啊。还是别胡思乱想了,学校有100种方法让你生不如死。我看着他失魂落魄的背影,忽然觉得自己这么吓唬人有点不厚道,可是事实如此。
遥想疫情前的光景,真的恍如隔世。
※ 修改:·appleyesir 于 Apr 2 18:49:27 2025 修改本文·[FROM: 121.28.82.*]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21.28.82.*]
修改:appleyesir FROM 121.28.82.*
FROM 121.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