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HYNO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太懂为增加成本不是一点半点。
: 潍坊站重建的时候我坐过几次,它就是用脚手架搭建临时通道,上面用板子盖起来免得高空坠物,旅客从这个通道进入站台乘车。
1、首先是严重影响工期,假设一共4个站台,原来可以一次干完所有站台基础、一次干完所有站台铺面、一次干完所有站台雨棚、一次干完所有站台照明、信息这些;边客运边施工,就要先停用1站台,2/3/4站台维持客运,再停用2站台,1/3/4站台维持客运。。。一次类推。 各种工序反复进场。。。
2、增加过渡工程。潍坊站是既有站房不动,新建南站房;如果是既有站房需要先拆除,原址新建新站房,那就要先新建过渡站房,再拆除既有站房,原址新建新站房。过渡站房维持客运还得不影响新站房建设,选址就不是那么简单,就算能选址,那进站通道的距离会很长,乘客一是不安全,二是不方便,新建临时站房的钱也不少花。
3、多的钱谁出?铁路运营企业评估后认为:停一年多客运,减少的收入可以忍,地方政府如果忍不了那把钱补贴了,倒也不是不能商量,现在这年代光提要求不提补偿,不好说话啊。。。
--
FROM 124.1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