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思维,不适用于民生设施。
不要时时事事都想着什么供需规律、金钱的时间价值,这种理论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是有害的,它只在一定小范围内可以指导人们的经济生活,远远不普适于任何经济领域,也远远不是最高指导原则。
根本上: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搞基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而不是为了更多的盈利、榨取不同层次消费者间的剩余价值,让资本家实现资本积累以投资进行下一层次更高级别地剥削。
我认为公共设施的价格有限浮动制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经年累月,都会有一些大的非人为的因素影响运营情况。但我十分反感价格无限浮动制。像飞机票、旅馆这种当天售票就要卖到天价的行为,不就是趁火打劫的无耻行径吗?为什么冠之以市场调节之名,就堂而皇之可以来抢钱了呢?
【 在 syr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方说提前半年订票,京沪二等座100元,方便图定要出行的人们。
--
修改:raisin FROM 223.70.137.*
FROM 223.7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