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读书心得(Reader)|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读《剑桥中国史》
楼主
|
sgxlx
|
2020-12-31 09:45:24
|
只看此ID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1楼
|
biyele
|
2020-12-31 19:21:52
|
只看此ID
全站审核中,暂不能查看本文内容...
2楼
|
sgxlx
|
2021-01-01 07:53:40
|
只看此ID
用英文写作不是主题问题,主要是这套书的主编 编写的角度与国人不一样,我们讲历史主要讲皇帝、大臣、起义军首领,西方学者讲历史兴趣点好像是经济、商业、思想、宗教。。而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次要的,他们认为是主要的。。
他们认为经济、商业、思想是第一位,我们认为统治者(政治)是第一位
【 在 biye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剑桥中国史》撰稿人中有中国大陆和台湾学者,不过亚洲学者比较少,原因之一是需要用英文写作。
:
--
修改:sgxlx FROM 27.190.63.*
FROM 27.190.63.*
3楼
|
biyele
|
2021-01-01 12:26:37
|
只看此ID
你算了吧,大陆历史学者英文写作达到母语者教科书水平的找不出几个。英文障碍不受邀请是《剑桥中国史》撰稿人之一陆扬分析的原因。受邀的大陆编撰者也基本都是海外受训英文写作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
史学方法这块反倒不是问题,《剑桥中国史》编撰始于1960年末,正值社会史学盛行,这套书基本也反应了费正清那一批学者的社会史观,减轻传统历史注重的政治法律核心,加重社会结构、机构、经济、民俗层面去构建历史。重数据、重统计、重考古证据。
中国学者做社会史做的好的非常多,赵世瑜,曹大为、商传等等都是,他们做通史一样也是从社会史层面去切入,如果英文水平过关,写《剑桥中国史》一点问题没有。
古代中国史学家的史学观及方法确实和西方有很大不同,比如诗歌对宗教文献可信度的衡量判断,比如在文本逻辑自洽方面的处理等等都有中国自己的特点,但是20世纪五四以来,中国学者在基本的史学方法上和西方学者是很靠近的。
【 在 sgxlx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英文写作不是主题问题,主要是这套书的主编 编写的角度与国人不一样,我们讲历史主要讲皇帝、大臣、起义军首领,西方学者讲历史兴趣点好像是经济、商业、思想、宗教。。而这些在我们看来是次要的,他们认为是主要的。。
: 他们认为经济、商业、思想是第一位,我们认为统治者(政治)是第一位
: :
--
FROM 138.128.27.*
4楼
|
biyele
|
2021-01-01 12:42:40
|
只看此ID
澎湃新闻:您的意思是主要是语言问题?
陆扬:语言问题背后更深层的是表述问题。中国学者的论述风格与西方学者很不一样。有时哪怕是非常好的中文学术论文,如果逐字逐句翻译成英文,也会难以卒读。如果要翻译,基本上等于全部重写一遍。而且翻译过程中也常须大幅度调整中文的篇章结构,过程很复杂。
因此,《剑桥中国史》邀请的中国学者基本上都要有海外深造的背景,比如汉代请邢义田先生写。如果没有海外背景,也要能熟悉英文的论文写作模式,先中文撰写然后翻译的办法终究只能作为权宜之计。
【 在 biye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算了吧,大陆历史学者英文写作达到母语者教科书水平的找不出几个。英文障碍不受邀请是《剑桥中国史》撰稿人之一陆扬分析的原因。受邀的大陆编撰者也基本都是海外受训英文写作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
: 史学方法这块反倒不是问题,《剑桥中国史》编撰始于1960年末,正值社会史学盛行,这套书基本也反应了费正清那一批学者的社会史观,减轻传统历史注重的政治法律核心,加重社会结构、机构、经济、民俗层面去构建历史。重数据、重统计、重考古证据。
: 中国学者做社会史做的好的非常多,赵世瑜,曹大为、商传等等都是,他们做通史一样也是从社会史层面去切入,如果英文水平过关,写《剑桥中国史》一点问题没有。
: ...................
--
FROM 5.254.79.*
5楼
|
doubleback
|
2021-01-02 20:07:25
|
只看此ID
这几年出的哈佛中国史不知道怎么样,下了中英文版一直没时间看。
--
FROM 114.92.139.*
6楼
|
sgxlx
|
2021-01-02 21:24:57
|
只看此ID
读读外国人写有点意思,感觉像bbc记者看b朝鲜
【 在 double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年出的哈佛中国史不知道怎么样,下了中英文版一直没时间看。
--
修改:sgxlx FROM 27.190.63.*
FROM 27.190.63.*
7楼
|
sgxlx
|
2021-01-18 17:19:25
|
只看此ID
书中这么写明代zf官员:……洪武帝的一系列可怕的官场清洗为王朝定下调子,为此,他被戴上了“zg全部历史中最残酷最邪恶的暴君”的帽子。其它臭名昭著的官c清洗发生在16世纪20年代和17世纪20年代。官y在皇帝命令下还不止是这些戏剧性插曲。在明朝文职行政机关的最高级gy---如大学士、六部尚书和都御史的725人中,有220人(30%)得到了屈辱和灾难性的结局,14人十分幸运,仅仅被贬职,133人被罢官。
这怎么能说是 英文水平不够造成zg学者不能参与撰写剑桥中国史的原因呢(国内学者不敢想不敢写不敢行才是原因)
--
修改:sgxlx FROM 27.190.61.*
FROM 223.104.101.*
8楼
|
sgxlx
|
2021-01-26 22:50:00
|
只看此ID
这段文字写的比较细,中国历史 原来可以这么写,见附图。
--
修改:sgxlx FROM 27.190.61.*
FROM 27.190.61.*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