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年用于买书的经费1500左右,什么水平
书有口碑、作者、电子版,买之前大致能知道里面内容。只买经典的,或口碑好的,大概率不会买错。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看咋知道书是啥样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ad mini 5」
--
FROM 49.74.120.*
这样读书面就窄了
【 在 e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书有口碑、作者、电子版,买之前大致能知道里面内容。只买经典的,或口碑好的,大概率不会买错。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6」
--
FROM 223.104.39.*
豆瓣
【 在 maple0 (人类不值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没看过怎么知道是不是好书
: 【 在 beari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值得反复看的书
: : --
--
FROM 123.120.97.*
经典都看不完 一般都还到不了“窄”的界限
【 在 maple0 (人类不值得)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读书面就窄了
: 【 在 e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书有口碑、作者、电子版,买之前大致能知道里面内容。只买经典的,或口碑好的,大概率不会买错。
: : --
--
FROM 123.120.97.*
我一年看八十多本书吧,很多书豆瓣上都没有,或者评论都不超过十个人了
而且看书看多了,很多经典也就那么回事
【 在 ms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经典都看不完 一般都还到不了“窄”的界限
--
FROM 111.194.9.*
正因为看得窄才会出这种没人评论的情况
你看得深入所以别人都没看
【 在 maple0 (人类不值得)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年看八十多本书吧,很多书豆瓣上都没有,或者评论都不超过十个人了
: 而且看书看多了,很多经典也就那么回事
:
: 【 在 mseer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3.120.97.*
对经典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啥都在经典里,应该反复读,像大学文本精读课那样,一页讲一个月,反复咀嚼出无穷深意。另一种认为人类的知识是进化融合的,很多经典的精华都融合在后来的书里了。我比较赞成第二种,除了少量的文学经典,文本本身无可替代,大多数经典的价值在于开创性,其现代意义主要在学科史上而不是著作本身。科学方面的不用说,即使数学家物理学家也很少去看牛顿时代的经典著作了,后来的人有更全面系统的阐释。社科也大多如此,尤其对于非专业研究者。
【 在 maple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年看八十多本书吧,很多书豆瓣上都没有,或者评论都不超过十个人了
: 而且看书看多了,很多经典也就那么回事
:
--
FROM 124.74.246.*
第一种的应该也没怎么看过经典,很多经典看一下就差不多了,没必要反复读,除非没读懂
第二种理论上没错,只是很多后世的书并没有更完整的论述某一问题,从逻辑性和语言美感上,有些书也差一点。再就是钱的问题了,估计很多书出版了即便更详细也没啥人看,经典的书知名度高,看的人多,出版社不容易亏
【 在 doubleb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经典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啥都在经典里,应该反复读,像大学文本精读课那样,一页讲一个月,反复咀嚼出无穷深意。另一种认为人类的知识是进化融合的,很多经典的精华都融合在后来的书里了。我比较赞成第二种,除了少量的文学经典,文本本身无可替代,大多数经典的价值在于开创性,其现代意义主要在学科史上而不是著作本身。科学方面的不用说,即使数学家物理学家也很少去看牛顿时代的经典著作了,后来的人有更全面系统的阐释。社科也大多如此,尤其对于非专业研究者。
--
FROM 111.194.9.*
送啊,送给想读的人
好奇你买的是什么书,随便列列书单呗?
【 在 Rosenb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上买,晚上实体店估计要翻倍。我郁闷的是,看完的书如何处理,卖废纸太浪费,2折挂闲鱼上又没人买。
: 发自「今日水木 on YAL-AL00」
--
FROM 218.75.210.*
我试试,谢谢。有个孔子旧书网,挂出去无人问津
【 在 IceSword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推荐个微信公号:多抓鱼,可以买书也可以卖书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YAL-AL00」
--
FROM 58.2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