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来《1984》 写的是英属殖民地的事情,被大阴帝国附会成了苏联
水木也是有立场的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这篇文章写的不错。我转到历史版,结果总是审不过。
--
FROM 39.149.15.*
你发的这篇文章确实是篇垃圾,引用匿名文章,没有论证,只有结论。不过我相信你说的,你发的这篇文章对你是有营养的,就像垃圾也能燃烧发电一样。
【 在 quan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读书都是为了吸取营养,完善自我认知,而不是为了言不及义,跟人胡喷中找快感,那就低级趣味了。
: 奥威尔的小说很经典,但我以往不知道奥威尔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出色的描绘集权社会的素材来源。而这,是作品研究的重要课题。
: 这篇澎湃文章提供了这方面的材料,我觉得材料挺好,是有营养的。这就是我一直在表述的全部。
: ...................
--
FROM 115.171.37.*
动物庄园也是四十年代写的。
【 在 singleboy (吃)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新的“居住殖民地”,英国实行类似于英国的法律制度;而在“非居住殖民地”,英国人对当地人民的反抗毫不留情,实施严酷的恐怖统治。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把英国作家乔治o奥威尔(George Orwell)写的小说《1984》,当做描写苏联极权政治的书。2005年,一位匿名美国记者“艾玛o拉金”(Emma Larkin)发表了《在缅甸寻找乔治o奥威尔》的书,揭示了奥威尔的真相。
:
: 奥威尔真名叫埃里克o布莱尔(Eric Blair),英国人,1903年生于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缅甸当警察,负责抓捕、审讯从事抵抗运动的缅甸爱国者。回到伦敦后,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流浪于街头。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曾作为志愿者参战,站在共和派一边。1949年发表《1984》,1950年去世。奥威尔一生中,与苏联无任何交集,他书中所描写的极权主义统治(totalitarian rule),正是英帝国的现实,来自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
:
--
FROM 124.64.22.*
这个倒是不怪水木,估计里面有关键词触发了审核。
【 在 upnd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水木也是有立场的
:
--
FROM 111.197.22.*
英国真忙,造假弄小说,造假弄金字塔,造假弄各种挖出来的石板。
【 在 singleboy (吃)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新的“居住殖民地”,英国实行类似于英国的法律制度;而在“非居住殖民地”,英国人对当地人民的反抗毫不留情,实施严酷的恐怖统治。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把英国作家乔治o奥威尔(George Orwell)写的小说《1984》,当做描写苏联极权政治的书。2005年,一位匿名美国记者“艾玛o拉金”(Emma Larkin)发表了《在缅甸寻找乔治o奥威尔》的书,揭示了奥威尔的真相。
:
: 奥威尔真名叫埃里克o布莱尔(Eric Blair),英国人,1903年生于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缅甸当警察,负责抓捕、审讯从事抵抗运动的缅甸爱国者。回到伦敦后,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流浪于街头。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曾作为志愿者参战,站在共和派一边。1949年发表《1984》,1950年去世。奥威尔一生中,与苏联无任何交集,他书中所描写的极权主义统治(totalitarian rule),正是英帝国的现实,来自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
:
--
FROM 114.254.10.*
不参与关于奥威尔的讨论。
英国国民就是如此,哥伦布到死都说他发现的是印度。
为了钱,啥都能干出来。
最近的奇葩言论: 抢夺埃及和中国的文物,是为了保护文物。否则这些文物都被本国人毁坏了。
【 在 Jambalaya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国真忙,造假弄小说,造假弄金字塔,造假弄各种挖出来的石板。
--
FROM 122.235.251.*
作为共运战士,奥威尔对苏联模式是失望的。不管什么颜色的恐怖,在技术层面上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新的“居住殖民地”,英国实行类似于英国的法律制度;而在“非居住殖民地”,英国人对当地人民的反抗毫不留情,实施严酷的恐怖统治。几乎所有的读者,都把英国作家乔治o奥威尔(George Orwell)写的小说《1984》,当做描写苏联极权政治的书。2005年,一位匿名美国记者“艾玛o拉金”(Emma Larkin)发表了《在缅甸寻找乔治o奥威尔》的书,揭示了奥威尔的真相。
: 奥威尔真名叫埃里克o布莱尔(Eric Blair),英国人,1903年生于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缅甸当警察,负责抓捕、审讯从事抵抗运动的缅甸爱国者。回到伦敦后,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流浪于街头。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曾作为志愿者参战,站在共和派一边。1949年发表《1984》,1950年去世。奥威尔一生中,与苏联无任何交集,他书中所描写的极权主义统治(totalitarian rule),正是英帝国的现实,来自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
: 《1984》最著名和最恐怖的描写,是秘密警察“奥布莱恩”(O'Brien)折磨英雄温斯顿o史密斯的场景,让笼子里饥饿的老鼠撕咬他。英美学者解读,“奥布莱恩”是托洛茨基,用老鼠咬人是“契卡”的做法,但实际上,这只是当时英国殖民警察对印度和缅甸抵抗战士使用的例行讯问技术,奥威尔本人和他的同事们经常使用,对此非常熟悉。
: ...................
--
FROM 222.222.166.*
是的,恐怖不分颜色,半斤八两。昂撒打造的人设就好像他们以前一直就如现在一般文明一样,那些不文明都是前苏联等等国家的“专利”。现在书中这些东西都专门指向前苏联了,把英国对于缅甸,印度等殖民罪行遮盖过去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揭露殖民罪行的内容出版,还历史本来面目。
【 在 xnus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共运战士,奥威尔对苏联模式是失望的。不管什么颜色的恐怖,在技术层面上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
:
--
FROM 111.197.22.*
的确应该多揭露西方国家对殖民地的血腥统治
但是你非要扭曲奥威尔的作品,这事儿不太合适
【 在 singleboy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恐怖不分颜色,半斤八两。昂撒打造的人设就好像他们以前一直就如现在一般文明一样,那些不文明都是前苏联等等国家的“专利”。现在书中这些东西都专门指向前苏联了,把英国对于缅甸,印度等殖民罪行遮盖过去了。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揭露殖民罪行的内容出版,还历史本来面
: 俊
--
FROM 103.102.203.205
这种回帖真是可厌。
【 在 moonbird063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发的这篇文章确实是篇垃圾,引用匿名文章,没有论证,只有结论。不过我相信你说的,你发的这篇文章对你是有营养的,就像垃圾也能燃烧发电一样。
--
FROM 111.1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