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杨立华:天地本无心,人为天地立心
一,宇宙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杨立华指出,张载的
命题首先承认天地本身是无意志、无目的的客观存在(
“天地无心”),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和理性
认识,为天地赋予价值和意义(“立心”)。这体现了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人的能动性。
二,心即“价值根源”:这里的“心”并非生理之心,
而是指价值判断和意义创造的根源。人通过仁心、良知
将道德秩序投射于自然,使宇宙从“物理存在”升华为
“道德存在”。
--
FROM 116.148.40.*
人的良知如果到了需要思辨的地步基本上就已经臭了该扔了
【 在 earthm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宇宙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杨立华指出,张载的
: 命题首先承认天地本身是无意志、无目的的客观存在(
: “天地无心”),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和理性
: ...................
--
FROM 1.83.94.*
人的利己和利他性从来都是同时存在
完全的利己,就是杨朱学派,纯粹的利他就是墨家
儒家认为两者皆不可取,所以才有一大堆的讨论
从实际效果上,儒家肯定是偏向于利他,认为利他对社会有利
而让自己变的利他的过程,靠的就是正心诚意
【 在 tgfbe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的良知如果到了需要思辨的地步基本上就已经臭了该扔了
--
FROM 111.194.2.*
你在射哪个稻草人?
【 在 tgfbe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的良知如果到了需要思辨的地步基本上就已经臭了该扔了
--
FROM 116.148.56.*
腐儒
【 在 earthmous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宇宙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杨立华指出,张载的
: 命题首先承认天地本身是无意志、无目的的客观存在(
: “天地无心”),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和理性
: ...................
--
FROM 117.143.138.*